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8 组卷345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调研考察时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探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与思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追寻先贤的足迹】

材料一   儒家学派创始人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唐太宗也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胫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创始人”是谁?唐太宗对大臣所言彰显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
【回望伟人的身影】

材料二   小刚同学在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论断时,整理了下表部分知识:

伟人A毛泽东邓小平
设想或政策平均地权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地位或作用成为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彻底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C
(2)请将上表空白处填充完整A_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聆听世界的声音】

材料三   1921年,苏俄国内经济崩溃,供应短缺,这种情况引起了广大居民的不满。《经济生活报》针对此问题展开了长达数月的讨论,列宁阅读了大量农民给报社的来信后,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执行,势必加深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动乱。

——沈志华主编《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等

材料四   ……新政开始大规模干预国家经济活动。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兴办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无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在许多地方,那些工作的人们第一次领到工资后争先恐后地跑到商店,用自己赚到的钱购物。

——侯波等《世界博览》2009年第一期

(3)阅读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俄为摆脱民生困境实施的政策,指出美国政府成立民政工程署等机构的背景。
【把握时代的脉搏】

材料五   党的二十大作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强调“要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人民日报》202331604

(4)结合材料五和你的思考,请就改善民生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2023·四川遂宁·中考真题
知识点:孔子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土地改革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国计民生关系社会的稳定与进步。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物刘邦孙中山毛泽东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
政策休养生息平均地权减租减息、《中国土地法大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脱贫攻坚全面小康
作用汉初经济恢复,社会稳定三民主义的重要内容
之一
为抗战和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彻底摧毁了
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整理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八年级

材料二 1921年,苏俄国内经济崩溃,供应短缺,这种情况引起了广大居民的不满,于是调整为余粮收集制,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政府先后成立了民政工程署、工程举办署等机构,通过这些机构耗资上百亿美元雇佣了至少600万无业人口,将他们投入到3万个以上的工程中……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社会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引起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中①处②处填充完整,并说说你对材料一的认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为摆脱“国内经济崩溃”采取的政策,再分析美国、英国、德国制定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3)结合以上材料,概括中西方解决民生问题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在民族交融、对外交往、制度完善等方面都有重要建树,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学派创始人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情;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唐太宗也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部分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儒家学派创始人”是谁?唐太宗对大臣所言彰显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

材料二   唐王朝明确提出“华夷无别”“华夷同重”原则,对周边各少数民族的首领“示之以礼”。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与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原则。唐太宗被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结合所学,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是什么?

材料三   读图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
(3)材料三《步图》中的使者来自哪里?结合所学,文城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有何意义?

材料四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4)列举唐朝中外交往事例。(至少两例)
(5)某同学在总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历程”时,绘制下表。你认为▲处隋唐时期的时代特点是什么?
时期特点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隋唐
元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