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4 引用1 组卷1101
2013年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初二某班通过举办“走近伟人毛泽东”图片展,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丰功伟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传播正能量。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的解说词。
13-14八年级上·福建南平·期末
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武汉(武昌、汉口、汉阳三镇)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湖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英国公使得住北京,并在通商各口设领事官;增开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英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往来;中国给英国赔款银四百万两······                  

   ——360百科

材料三:

     武昌起义后形势图                                                                 武昌首义纪念碑

材料四:(1927年)在遭受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它使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踏上新的征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材料五: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百度百科

材料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的商业状况。汉口镇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都会的地理优势是什么?
(2)上述材料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与此前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相比,汉口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图片反映了哪一场伟大革命?如何理解这场革命的成功之处?
(4)材料中的“会议”指的是哪次?“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体现在哪些事件中?(1例即可)根据材料及所学,指出你对“踏上新的征途”的理解。
(5)与材料中的“武汉会战”同时期进行的大规模战役还有哪些?(1例即可)依据材料指出武汉会战的历史影响。
(6)材料六中“一桥飞架南北”指的是哪座桥?属于哪一建设计划的成就?该计划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7)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武汉抗疫胜利凝聚了哪些精神力量?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了很多大事,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材料二:其实,早在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运动就已经艰难地挪动了它的脚步了。改革是被迫进行的。清政府官员在“内乱”面前,犹能做“中华大帝国”的酣梦,直到洋炮的轰鸣从南方海岸传来,震撼了宫廷的座椅,这才下决心“师夷长技以制夷”。

——《五四:知识分子的自治运动》

材料三:有西方史学家认为,巴黎和会上的失败导致的后果就是整个中国陷入“大动乱”,但中国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一后果具有里程碑意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材料四: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请回答:
(1)说出材料一中的“这场战争”是指哪次战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迫进行的”改革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次改革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3)阅读材料三,说出西方史学家评论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4)材料四介绍的是哪次会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历史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