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选择题-题组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84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李老师设计了“探三晋历史·品家乡文化”的主题式作业。请完成以下小题。

【小题1】丁村文化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丁村附近河畔。从发掘的两千多件石器来看,丁村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经过摔砸、碰砧而成。其中,由巨厚石片打制而成的三棱尖状石器最为典型(如下图)。考古学家在遗址中还发现了两处打制石器的现场。据此推断丁村人生活在(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
C.原始农耕时代D.部落联盟时期
【小题2】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自然条件恶劣,偏远而贫穷。1964年,村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带领大寨人民与自然灾害展开不懈斗争。在坚决不要国家救济食品和资金的情况下,保证不减少粮食产量,最终战胜了自然灾害,成为国家农业战线上的标杆。材料体现出大寨精神的内涵是(       
A.科学探究、无私奉献B.视死如归、宁死不屈
C.严谨细致、精益求精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023·山西大同·三模
知识点:元谋人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山西省交口县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吴老师设计了“探红色交口·品家乡文化”的主题式作业。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小题。


交口县东征文化广场

1936年2月东征红军东渡黄河,突破天险,经石楼进入交口,在交口共征战62天。交口是红军东征驻扎时间最长的县,也是红军东征在山西建立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和战略支点。渡河东征、抗日讨逆的爱国义举,宣传了我党抗日救亡的主张,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建立了一批党的组织和苏维埃政权。发展党员40余名,扩展红军1000余人;为联阎抗日开拓了道路,对逼蒋抗日发挥了特殊作用,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小题1】同学们来到交口县城东征文化广场,拍摄了下面的照片并整理了相关介绍。由此可推断出(     
A.交口县人民是山西省抗日的主力军
B.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交口县人民,有力推动抗日救亡运动
C.交口县人民为陕甘宁根据地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D.交口县人民在正面战场打击日本侵略者
【小题2】适逢交口县启航“喜迎二十大,重走东征路,领略东征魂,弘扬东征精神”系列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其中,参观下面遗址。体会其精神内涵为(     
A.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功在长远
B.民主科学,积极创新,勇于探索,争创佳绩
C.严谨细致,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淡泊名利
D.忠诚于党,依靠群众,服从大局,同甘共苦

某校历史社团开展题为“印象山西”主题研学活动,下面是他们分组展示的部分研究成果。请你据此参与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一组同学走进山西青钢博物馆,收集了下面图文史料。据两幅青钢图片和文字介绍,概括其主题(       

山西已经发现多处彩铜、冶炼和铸造遗址,年代久远,技术成熟,工艺精湛,显现出几近完整的青钢工业生产链。从合金成分、铸造手段到造型艺术上,均体现出中国青钢器的独特成就和魅力。侯马铸造作坊范铸青钢的技术水平达到青钢时代的巅峰,形成了晋系风格,所铸造的青钢器,造型构思巧妙,图文匠心独运,引领时尚,影响后世。

A.山西青钢矿丰富冶炼技术高超B.中国古代青钢业以山西为尊
C.侯马青钢俦造水平达到了巅峰D.中国古代青钢技术工艺精湛
【小题2】二组同学走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昔阳县大寨村参观,收集了下边图文资料。据此判断它们反映的主旨内容是(       

解放后,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1964年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大寨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改革开放以来,大塞人把大寨精神发扬光大,利用优势,发扬长处,创造条件,开始建立基础工业,建成水泥厂、衬衫厂、羊毛衫厂、地方特产制品厂等,还通过生产原煤,打开了致富门路,大寨人正用双手建设富裕美丽的新农村。

A.发扬大寨精神,建设美丽新农村B.治理穷山恶水,成为全国一面旗
C.大寨优秀产品,走向全国全世界D.拓展发展渠道,打开致富新门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