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8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


(1)材料一中的原则指什么?根据材料,探探此原则对推动国际关系所起的作用。

材料二:1949-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建交国家数量柱状图


   
(2)根据材料二,指出哪一时间段中国新建交的国家数量最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布局?有何作用?
22-23八年级下·江苏徐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改革开放后的全方位外交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对外关系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上部分不平等条约

战争时间条约影响
鸦片战争 —1842《南京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中横线处的内容。

材料二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整个世界处在两大阵营对峙的状态中,随着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亚洲和非洲出现一大批获得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民族经济.在这个背景下,他于1953年底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刘畅《全球化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挑战和发展》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原则提出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布局?有何作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北京APEC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次会议是中国第一次在经济上主导亚太规则的一次会议。中国将自己的国家战略深深地融入到了会议当中,并形成APEC成员的共识,指引亚太发展方向。

材料二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了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并主持了领导人圆桌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古代的丝绸之路开通于哪个朝代?古代丝绸之路有着怎样的作用?
(2)亚太经合组织,简称APEC.这里的“亚太”是指什么地区?
(3)根据材料一、二,你能得出怎样的历史认识?

材料三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布局。这对我国有着怎样的积极作用?
外交是政治的延续,是实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摘自《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1953年12月周思理接见印度代表时:“我们相信,中印两国关系会天天地好起来。某些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一定会顺利的解决的。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

——周恩来

(2)材料二中,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了什么原则?此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   70年代上半期是中国外交突破性大发展的时期。这一突破性大发展的出现与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国家领导人因势利导,对外交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不仅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而且拓展了中国外交活动的舞台。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70年代上半期中国外交出现“突破性大发展”的原因,并列举两项外交成果。

材料四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4)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布局?有何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