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8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 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改编自《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 “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

材料三 元朝堪称中国戏曲的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明白如话”,说明其艺术风格以自然本色为主流,这也是元曲拥有广大群众基础的原因之一。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诗之盛者莫过于唐”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代改变世界的三项科技发明。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曲拥有广大群众基础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说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2023·宁夏银川·二模
知识点:杜甫、王维和白居易的诗指南针发明与使用元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摘自费正清的《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孔子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

——《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

材料三   书法作为一种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形式,被确定为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代。这一时代诗词文赋的大繁荣,为书法家提供了纯艺术的书写内容,而不同于在青铜器、石碑、竹简上的应用文体。优美而富于情感的文学内容,改变了书写者的书写动机、目的,也转变了书写者的心情和意识。

——摘编自孔见《中国古代书法艺术赏析》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战国后期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的局面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书法艺术诞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习总书记要求我们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拨开历史的层层帷幕,拂去岁月的重重尘埃,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多元一体】

材料一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言,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摘编自央广网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原因。

【文字起源】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文字叫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诸子百家】

材料三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华局面。

——改编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材料三中“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这种局面的出现对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技术创新】

材料四



(4)材料四的技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发生在哪个朝代?对此项技术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材料五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5)根据材料六,谈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隋唐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高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明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史学、教育、文学、艺术方面全面繁荣。隋朝的统一,使得南北经济文化得到交流,唐明的封建经济高度发展,政治稳定时间较长。这些为隋唐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束行离《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发展至盛。北宋时,指南针被发明,并开始用于航海,阿拉伯人不久就从中国人这里学会使用指南针指导航向,并将这一技术传到欧洲,促进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大约1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印刷术在欧洲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徽论》

材料三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鹄……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归纳隋唐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朝的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指出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回答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发明者。
(3)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