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5
近代化探索历程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且戒谕将士虚心忍辱”,以学习西人“秘法”,“我军惟有多用西洋军火以制之……始克有济”,促使他更“坚意要学洋人”。

材料二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材料三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
(2)材料二中,梁启超认为决定“变法”成败的关键是什么。此次“变法”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是哪项内容?
(3)根据材料三,陈独秀认定的“民主”和“科学”的运动对我国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总结在近代化探索道路上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的变化。
2023·宁夏银川·二模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促进社会的转型。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深以中国军器远逊外洋为耻,日戒谕将士虚心受辱”,以学习西人“秘法”,“我军惟有多用西洋军火以制之……始克有济”,促使他更“坚意要学洋人”。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材料四:“胡适说过,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1)据材料一,说一说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梁启超在学习西方上与李鸿章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革命”指哪一重大事件?结合所学指出这一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三个兔子”在北京大学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为此掀起了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5)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近代化历程的看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