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间重大事件
1840184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战败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清与列强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1871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
1874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
18831885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战争
18881889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
18941895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19001901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再次进入中国,从“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民主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翻译西书、著书介绍、兴办新式教育、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郑大华《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写出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事件。根据材料,简要概括写出列强侵华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写出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所做出努力的史实事件。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写出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奋斗的时代主题。
2023·山东滨州·一模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深远。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提到: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材料二   臣窈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敬。国会者,君与民共论一国之政法也。盖出自三权鼎立说,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故人主与千万之国民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所述,反映了当时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过程呈现出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社会根源。
(2)材料二中“立宪法、开国会”等观点代表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要求,为此,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
(3)据材料三,并回顾新文化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谕”。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新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悄忧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史实为例,说明清朝面临“内外交困”局面。为寻求“自强”清朝进行的探索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材料二中的“两大政治运动”分别代表了哪两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为解决“伦理问题”进行探索的历史事件和“最后觉悟”的核心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因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