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

材料二: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材料三: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时期,经过三家分晋,田氏伐齐后,逐渐形成了七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各国统治者竞相改革,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春秋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桓公指的是谁?“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和齐国共同争夺霸主地位的楚国、秦国、晋国的国君分别是谁?
(3)根据材料三,说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各国竞相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最后完成“扫六合,四海归一”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5)综上所述,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
20-21七年级上·河南洛阳·期中
知识点:齐桓公称霸七雄初立商鞅变法秦朝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朝更替]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有了巨大的飞跃,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王朝更替与制度创新”为主题的探索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材料一:

朝代建立时间开国君主亡国君主
① ______ 夏王桀
约公元前1600年② ______ 商纣王
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周幽王

(1)结合夏、商、西周时期的历史知识,完成材料一表格序号内容的填写。

材料二   周平王将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以强并弱,齐、楚、秦、晋等国开始强大起来,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

材料三   过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地位,如今“政令征战自诸侯出”,霸主实际上取得政治上的最高地位。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的政治特点。

材料四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3)“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孔子对“管仲相桓公”持何种态度?材料中的哪句话体现了这一态度?

材料五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即在春秋时期没有正义的战争,因为残酷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据史料记载,春秋初年,有140多个诸侯国,到了末期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一些大国了。在大国争霸中,各大国兼并小国,开拓了疆土,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交往、融合加强,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南方的楚国、西方的秦国、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交融中心,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4)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争霸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影响。(回答出两点即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