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
经济体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③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④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材料二: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材料三: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以上材料改编自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材


(1)材料一是哪一次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有何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3)材料三中,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进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
(4)试归纳材料一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
21-22九年级上·广西百色·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斯大林模式及启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经济体制的确立,都要随社会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③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④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材料二: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据苏联官方统计,到1955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三: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到193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1)材料一是哪一次改革的主要内容?从内容看,这次改革有何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时期国家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
(3)材料三中,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试归纳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
(4)请归纳列宁改革和罗斯福新政的异同点。对我国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经济体制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据苏联官方统计,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到1933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水平创历史新高,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对外贸易趋向活跃,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新政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使美国避免在危机形势下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深刻改造。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是哪一次改革的主要内容?从内容看,这次改革有何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时期国家经济政策发生的变化。
(3)材料三中,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制度进行了怎样的调整?试归纳斯大林模式与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
(4)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