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0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农作物图片。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图示农作物传入中原的主要途径,并指出文字材料所体现的治国理念。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2)材料二中描述的现象出现在何时?请你推荐这一时期一部农学著作。

材料三:唐朝的社会经济在玄宗①、天宝年间达到高峰,呈现出繁荣局面。……在耕犁方面,唐朝农民发明②,……便于控制,省时省力,只用一牛牵引即可,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①年号和②工具的名称。材料三认为②工具有什么作用?

材料四:北宋和南宋时期,南北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

朝代项目南方北方南北比例
北宋(1045年)赋税(贯)358110004509500044:56
南宋(1196年)赋税(贯)60000001431900081:19
(4)根据材料四,概括北宋到南宋时期政府财政收入比例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2-23九年级下·江苏泰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陆上丝绸之路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经济重心南移开元盛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国计民生。

材料一   如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部分农作物图片。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渔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三   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粮食作物麦、粟等传入南方。隋唐时期长江流域的户口数量有很大的增加,单位面积耕地所负载的人口大大增多,这就迫使农民实行复种制(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产生并发展。江南推广了曲辕犁,普遍采用插秧技术,缩短了水稻在大田中的生长期,双季稻在南方出现。

——摘编自阎万英等《中国农业发展史》

材料四   唐朝的社会经济在玄宗①_______、天宝年间达到高峰,呈现出繁荣局面。……在耕犁方面,唐朝农民发明②_______,……便于控制,省时省力,只用一牛牵引即可,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五   随着内燃机的发明,从20世纪初开始,内燃机拖拉机逐渐取代了蒸汽机拖拉机。20世纪40~50年代,电力机械也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动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改变着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土壤和作物得到精细准确的管理,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不断提高。

——摘编自夏俊芳《现代技术革命与农业机械化》

材料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整理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图示农作物传入中原的主要途径,并指出文字材料所体现的治国理念。
(2)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在什么时候完成?
(3)依据材料三,概括促使隋唐时期南方复种制出现的因素。
(4)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①年号和②工具的名称。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说出20世纪上半叶农业生产的变化及背景。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发展的新特点。
(6)依据材料六概括图表反映的共同现象。任选一张,运用当时的农业政策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