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7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一系列战时的经济措施在战后没有得到调整,苏俄国内矛盾迅速激化,经济生产陷入停滞。农民不堪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有意缩减生产,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半,播种面积只及1913年的86%,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13.8%,人民生活困苦,连最起码的生活物品都非常缺乏。列宁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问题,及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龚助《世界通史》

材料二   苏联“一五计划”(1928-1932年)实施时期,正是西方经济一团糟的时期,面对这种糟糕的状况,美国借鉴了苏联的一些做法,顺利的渡过了难关。一些国家则走上了疯狂的扩军备战道路,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正是这一时期形成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2)材料二中的“西方经济一团糟”指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领导美国人民渡过难关的总统是谁?其借鉴了苏联经济建设的什么做法?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4)综合两则材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2-23九年级上·山东枣庄·期末
知识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背景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影响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一系列战时的经济措施在战后没有得到调整,苏俄国内矛盾迅速激化经济生产陷入停滞。农民不堪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有意缩减生产: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及1913年的一半,播种面积只及1913年的86%,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13.8%,人民生活困苦,连最起码的生活物品都非常缺乏。列宁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问题,及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摘自龚勋《世界通史》

材料二 1927年在国际上掀起了反苏、反共浪潮,斯大林明白,没有重型机槭制业是不能打赢战争的。1927年12月,第十五次党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第五年计划的指示,要求大大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但是刚决定跃进就遇到了巨大障碍。1928年初,国家收购上来的粮食只有513万吨,比上年同期减少了189万吨,即少收购了1/3以上。国家面临缺粮的威胁,更无法高速发展工业。同时国内农民和工人也大规模抵制经济政策。于是斯大林决定采取非常措施,强行收购粮食,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式在具体实践中展现了其高效性,这也是其获得民众拥护的重要因素之

——摘编自《俄国(苏联)是怎样两起两伏的》


(1)材料一表明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斯大林为实现工业化采取的重大措施。
(3)上述材料和问题说明在该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