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8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

材料二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三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亿美元,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1)材料一中,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华盛顿会议对国际局势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实施了什么政策?指出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
(3)材料三中的《联邦紧急救济法》是在美国历史上哪一场改革中颁布的?这场改革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们实现“强国梦”有哪些启示?
22-23九年级上·江西南昌·期末
知识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俄罗斯和美国,对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社会改革为政府发起的工业化进程铺平道路,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转型。

——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

—摘自《新课程历史学习报》

材料三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社会改革”指的是俄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该事件后俄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
(2)材料二中,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反受其害”?
(3)材料三中,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实施了什么政策? 俄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4)根据材料四所述,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罗斯福新政显著特点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俄国和美国的发展历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俄国(苏联)既有过耀眼的崛起腾飞,也有过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世界近现代史的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俄国为摆脱落后局面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革命。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A处应填写什么内容?1861年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这场改革的发动者是谁?

材料二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拉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俄国“能够挂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材料三   近日来,随着乌克兰局势的升级,西方国家对俄制裁层出不穷。德国资深议员、联邦院气候保护和能源委员会主席克劳斯思斯特在俄罗斯展开对乌克兰军事行动之时,思斯特公开发声认为俄乌冲突的源头在于北约东扩,北约成员国侵害了俄罗斯的安全需求。

——光明网


(3)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约”成立。依据所学知识回答,这是美国发起并组织的对抗哪个大国的国际组织?“北约”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组织?

材料四   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摆脱意识形态偏见,最大程度增强合作机制、理念、政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2021125日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讲话


(4)依据材料四,谈谈大国应有怎样的担当。(不准照抄原材料)
正确决策,及时进行改革,并适时调整政策,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前提和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美国总统)挽救了市场经济。……创立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四   封君与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其中行“臣服礼”和“授职礼”是最重要的仪式。封臣要解下佩带的武器,脱帽,下跪,……


(1)材料一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开创的市场经济模式“新”在哪里?
(3)与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科学论断相对应,中共十四大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作出了怎样的重大决策?
(4)材料四这一封建制度最初是在哪个国家开始流行的?这一制度的纽带是什么?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怎样的特点?
(5)从上述国家对经济政策的调整的改革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