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79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

__________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1)请将材料一中空缺处补充完整,并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字演变的特点。

材料二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不同思想间的融合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例如荀子,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却吸收庄子和道家的天论,而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另如杂家,“兼儒墨,合名法”,用拼凑式的做法把各家思想综合起来……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的这些趋势,为汉初的思想融合以及意识形态的最终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摘编自王博《奠基与经典:先秦的精神文明》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发展的趋势。材料二中“意识形态的最终确立”与汉武帝推行的哪项措施有关?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小唐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想编写一本《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以下是他的部分目录,请你帮他完成:



(3)请参照示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将第二章A处的内容补充完整。按照第一、二章的样式续写第三章B处目录。

材料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民为邦本、为政以德”对我们当今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22-23九年级上·江苏泰州·期末
知识点: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书法艺术甲骨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