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66
深刻反思战争,才能以史为鉴,珍爱和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岁月里,征杀战伐都是在步、骑、车、船所能达到的平面上,在当时人们力所能及的有限范围里,主要由交战双方(或各方)的军队在前线进行的。只有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或者说帝国主义阶段,才提供了促使这种战争演变成世界大战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于是在二十世纪,终于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种骇人听闻的现象。

——摘编自任银睦《概论世界大战的起源和抑制因素》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二十世纪,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种骇人听闻的现象”的社会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的苛刻条件不论对胜利者还是战败者来说,其后果都是危险的。德国是一个大国,有恢复元气的巨大能力,没有什么能阻止这一点。

——《美国通史》

华盛顿会议的结果对日本的安全以及在中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从而激起了日本对美国的极端仇视,为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埋下了种子。

——《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2)简述材料二中《凡尔赛和约》对战败国德国、华盛顿会议对美国和日本的影响。

材料三

国际联盟职能

国际联盟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国联盟约规定通过集体安全、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以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

《联合国家宣言》内容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指出:各签字国政府保证使用其全部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对法西斯三国同盟成员国及仆从国家作战,保证不同敌国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国际联盟的宗旨和《联合国家宣言》发表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22-23九年级上·山西阳泉·期末
知识点:一战的背景国际联盟《凡尔赛条约》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纵观人类历史,世界发展变化从来都是各种力量、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战胜国,主要是英、法和美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

——《世界通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两次国际会议


华盛顿会议波茨坦会议
时间19421194578
参加国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美、英、苏
主要内容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重申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材料五   ……各国的经济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局面。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必须之事。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抑制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当代卷)》

(1)依据材料一,写出“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之间的关系。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公约”和“战后和平制度”分别指什么?“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带来哪些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两次国际会议的相同作用。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5)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如何维护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
20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对俄国的国情进行了具体分析,在列宁看来,俄国无产阶级分布相对集中,组织性和革命性较强,更重要的是有一个成熟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列宁还看到,已经进行了三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国际范围来说,两个帝国主义国家集团在战争中相互斯杀,削弱了彼此的力量,使得俄国无产阶级有可能突破俄国这个帝国主义链条中的薄弱环节取得革命的胜利。

——摘编自陈之骅《纪念俄国十月革命90周年》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写道:“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法国的福熙将军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一书中写到:华盛顿会议的结果对日本的安全以及在中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从而激起了日本对美国的极端仇视,为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埋下了种子。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国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围: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自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材料四   近年来,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十分密切,欧洲的西门子等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中国,中国的海尔、格力等公司也分别在欧洲落户,中欧间的经贸总额不断增长。与此同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也日益广泛。


(1)根据材料概括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哪些方面的因素导致了“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写出两点即可)
(4)材料四中的中欧经济交往体现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于1871年完成统一,统一扫除了德国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单就工业增长而言,速度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在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德国只能向英、法等国“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盘”。德国以卡尔·本茨等人为代表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摘编自羊海飞、丁建弘《浅谈德国统一与德国现代化》

1908年以后,尽管德国政府试图缓和与英、俄、法三个协约国的关系,但列强在巴尔干和北非地区的争夺及其引发的一系列危机和地区性战争使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日益加深。德国作为同盟国的核心,其一系列不当政策则加剧了这种对立。

——摘编自邢来顺《德国通史·民族国家时代(1815-1918)》

材料二:

                              图A裴迪南大公夫妇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在萨拉热窝遭到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

一战后缔结的和约全面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立誓共同防御侵略、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其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时的场景        

由于雅尔塔体系规定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这使战后苏联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军事政治势力达到中东欧和远东,东欧产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雅尔塔体系将昔日的战争策源地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提倡的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决定了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材料一中德国完成统一之时,资本主义世界正兴起的一场技术革命是什么?卡尔·本茨在这次技术革命中有何突出成就?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德国与“协约国”关系恶化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图A事件的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二文字,概括巴黎和会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战胜国建立的国际体系。
(3)材料三图中宣言的签署有何标志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根据材料三文字,说明雅尔塔体系对于战后国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4)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了什么样的新特点?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