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辛亥革命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894年兴中会成立
1905年同盟会成立
1911年10月10日A
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B
1912年3月11日C
…………

材料三: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所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2)请为材料二表格中的A、B、C三处选择恰当的事件。(填序号)
①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②宣统帝下诏退位
③武昌起义
(3)据材料三,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2-23八年级上·河南平顶山·期中
知识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创建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成立①
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发动②起义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③成立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 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三


图A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摘编自孙中山《讨袁檄文》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的①②③处分别填入相应的内容。并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对应该组织的哪一指导思想,并分析孙中山当时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
②指出由图A中参议院制定的法律文件的名称。该文件具有什么性质及历史地位?依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就孙中山的历史地位作出评价。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