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朝末年的中国局面复杂。从促进中国政治进步方面来看,需要反对清朝专制统治,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民主政治发展;而从反对外国列强侵略方面来看,的确有必要强化中央集权,这样才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1911年12月2日,江浙联军攻克南京,建立革命政权的省份和上海的代表共39人会聚南京,召开各省代表会议,筹建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12月25日,孙中山先生回国,并于1912年1月1日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宣告成立。接着经过南北议和,清帝退位,统治了中国200多年的清王朝土崩瓦解。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告各友邦书》,明确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就是寻求帝国主义支持的最好见证。帝国主义国家不仅没有给予新政权帮助,反而扶持当时的袁世凯,在他们看来,袁世凯夺得政权才能真正保证他们的在华利益。


(1)根据材料指出,清朝末年的中国面临的两项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认为,辛亥革命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其依据。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评价历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2-23八年级上·河北邢台·期末
知识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中华民国的创建 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规定了内阁制和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原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1)根据材料一回答,辛亥革命的两大成果是什么?

材料二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宪法》的全称是什么?这部宪法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查理一世(1625—1649年在位)竭力宣扬“君权神授”,鼓吹国王管理人间事务的权力是上帝给的,谁也无权限制国王……1640年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不得不召开多年不开的议会,在开会时,很多议员对国王的独断专权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议会及政府逐步掌握了治理国家的权力,这种政治体制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国王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这一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材料四   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通过各州与联邦政府的分权以及联邦政府内部的分权,来实现各种政治权力之间的全面制衡。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4)根据材料四回答,“宪法的制定者”是怎样防止美国出现专制政治的?
(5)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扫除这个障碍,要获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

材料三:

时间

主要内容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
总统宣言书》,竭诚表示将“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
1月15日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正
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与袁世凯
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帝制终结
2月13日袁世凯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宣布赞成共和
3月3日中国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民国,
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一.二.四条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1)材料一所示的内容是哪一组织的政治纲领?这一组织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个障碍”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扫除“这个障碍”,孙中山参与筹划和领导了哪些起义?
(3)材料三中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项?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这一主义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依据《辛亥革命大事记(1912年部分)》,这些斗争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4)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材料二:中国人民从反抗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必先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清王朝是中国反动封建势力的代表,同时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不扫除这个障碍,要获得人民的解放和幸福是不可能的。

材料三:

时间主要内容
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发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竭诚表示将“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
1月15日孙中山致电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宣告如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共和,则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将政权让与袁世凯
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帝制终结
2月13日袁世凯致电南京临时政府,宣布赞成共和
3月3日中国同盟会本部在南京召开会员大会,制定新纲领,宣布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宗旨,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第一、二、四条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1)材料一所示的内容是哪一组织的政治纲领?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个障碍”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集中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一项?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实现这一主义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依据《辛亥革命大事记(1912年部分)》,这些斗争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