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表

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节选)

类型成就
绘画①的《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
②的《群鼠图》
音乐聂耳的③、《毕业歌》
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
文学④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
茅盾的《子夜》
曹禺的《雷雨》
电影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⑤
1937-1938年中制公司《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

(1)补全上表的空缺处。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的特点。

材料二   18958月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首先在北京创办了《中外公报》,分类介绍国内外时事,刊载当下时评,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上海强学会成立,康、梁又创办《强学报》,确立宣传维新变法的办报宗旨。这两份报纸虽然很快遭到清廷的封禁,仅前后发行数月,但近代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事业却就此发端。1896年以后,《时务报》《知新报》《国闻报》《湘学新报》《湘学报》等维新报刊相继创办,其中最为著名的如《时务报》《国闻报》等为维新运动推被助澜,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据有学者统计,甲午后至1898年间国人所办报刊达50余种,形成近代中国历史上创办报刊的第一个高潮。

——摘自黄顺力《大众传媒与晚清革命论略——以思想史为视角》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甲午中日战争后报刊业全面繁荣带来的影响。
22-23八年级上·海南·期末
知识点:报纸影视艺术的发展近代文学成就近代音乐和美术成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注:指洋务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895年,康有为创办《万国公报》,宣传"新法之益"。不久,他在北京、上海组织强学会,并于1896年创办《强学报》,宣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1896年,梁启超等在上海创办《时务报》,这份报刊成为宣扬维新思想的重要阵地。“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也正国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摘编自《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


孙中山赞叹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10余年间人们耳熟能祥的名词……成为中国人开始寻找到走出困境的方略。

——《复兴之路》(上)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它采纳了西方文明中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有哪些。请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宣扬变法思想的方式,请根据材料指出“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三简述这一时期的思想潮流。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走出困境的方略”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