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困难0.15 引用2 组卷117
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引发了英国革命,资产阶级希望实现对君主专制的民主化改造,将君主变成能够体现其意志的国家工具。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一目标,以议会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便逐步形成。英国资产阶级创造了一种既符合国情又实用有效的统治形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材料二:1871年,岩崎弥太郎买下几艘小轮船,创办了三菱轮船公司。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时,明治政府让其负责军事运输,并拨赠给其13艘轮船。第二年,当局将所有官船卖给三菱,并在15年内给予其巨额“航线补助金”。

材料三:农奴制改革后,解放了的农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以外,还经营手工业或商业这样既有利于活跃城乡的经济生活,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随着商品经济和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致富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逐渐增多,于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发展起来;大工厂迅速取代了手工工场,成为俄国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大工厂应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政治体制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潮流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三菱轮船公司的创建与发展主要得益于日本的哪次非凡改革?具体跟哪一项改革措施有关?
(3)据材料三,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作用。
(4)据上述材料,概括促进社会进步的因素。
22-23九年级上·河南南阳·期末
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农奴制改革后,解放了的农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以外,还经营手工业或商业,这样既有利于活跃城乡的经济生活,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第二,随着商品经济和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村中阶级分化加剧,致富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逐渐增多,于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发展起来,俄国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了。第三,大工厂迅速取代了手工工场,成为俄国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大工厂应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摘编自潘黎明《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资本主义因素在19世纪中期的德川经济中就已经出现,封建主义被削弱但没有完全瓦解。来自西方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挑战,揭露出幕府和上层武士统治集团的软弱无能,由此引起人们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怀疑。难以承受的财政负担推动物价疯涨,激起了一场导致“王政复古”在先,“维新”随后的政治运动。日本在文化选择方面相对自由,吸收欧洲文化的一部分,并不会损坏完整且独特的日本文化实体。日本人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建立“现代”国家的政策,这个国家最终将是一个能够与西方平起平坐的强国,日本走向了帝国和发展工业之路。

——摘编自【英】威廉·G·比斯利《明治维新》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治维新的主要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明治维新中日本建立“现代”国家的主要措施。
(3)综合以上资料,总结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农奴制改革后,解放了的农民除了从事农业生产以外,还经营手工业或商业,这样既有利于活跃城乡的经济生活,又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第二,随着商品经济和农村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村中阶级分化加剧,致富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逐渐增多,于是农村中的资产阶级发展起来,俄国资产阶级队伍壮大了。第三,大工厂迅速取代了手工工场,成为俄国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大工厂应用西方的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摘编自潘黎明《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资本主义因素在19世纪中期的德川经济中就已经出现,封建主义被削弱但没有完全瓦解。来自西方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挑战,揭露出幕府和上层武士统治集团的软弱无能,由此引起人们对现存社会秩序的怀疑。难以承受的财政负担推动物价疯涨,激起了一场导致“王政复古”在先,“维新”随后的政治运动。日本在文化选择方面相对自由,吸收欧洲文化的一部分,并不会损坏完整且独特的日本文化实体。日本人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建立“现代”国家的政策,这个国家最终将是一个能够与西方平起平坐的强国,日本走向了帝国和发展工业之路。

——摘编自【英】威廉·G.比斯利《明治维新》


(1)根据材料一,指出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作用及对俄国历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明治维新的主要因素和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明治维新中日本建立“现代”国家的主要措施。
(3)综合以上探究,总结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近代以来的世界舞台上,有许多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先后登场,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改革后,农民缴纳的巨额赎金为发展大工业增添了新的资金来源:获得解放的2000多万农民为大工厂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劳动力;农村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

——摘编自《世界史》

材料二   明治政府参照赴欧美考察的使节团所报告的先进经验,进行近代化建设。政府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按照西方的样板,发展经济。1880年以前,主要采用国有企业主导和“示范”的工业化方针,国家投资兴办官营企业,引进西方的科技成就与设备,从而供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仿效。为加速工业化进程,1880年以后,政府实行“官业下放”,将官营企业转让给私人资本家,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   这场战争结束了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一国两制局面,最终消除了自由劳动与强制劳动制度的对立。是对半个世纪以来“州权至上”论的致命打击,体现了这一时期遍及西方的民族主义潮流:在德国和意大利是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在美国是维护国家统一。300多万奴隶成为自由劳动者以后,给美国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全民文化程度的提高注入新的动力。

——张跃发、景晓强《近代文明史》

材料四   1860--1900年主要国家制造业产量相对份额图


(1)材料一中的改革是指俄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领导这次改革的沙皇是谁?
(2)材料二涉及到的历史事件对日本的发展起到什么积极作用?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俄日两国工业发展路径有何不同?
(3)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提炼美国崛起的因素并以史实进行论证。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