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6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绘

材料二 在意大利新的城市社会中,日益增长的财富,带来更多享受世间万物的机会,与之相伴而生的是世俗观念以及重新看待“人”的观念,在文艺复兴时期,勇收和好奇心被视为美德,海外探险者因此大受赞美。人们希望


可能知道史多的事情,包括欧洲以外的世界。

——[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 1500年后世界物资和人员流动示意图(部分)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绘制


(1)分别填写材料一中①和②的内容。
(2)材料二中的“观念”反映了哪一思潮?依据材料二概括逃些“观念”的影响。
(3)分析材料三,得出一个历史结论。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
22-23九年级上·福建厦门·阶段练习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性质和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得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材料二   13-20世纪世界重要事件简表(部分)

时间事件
13世纪意大利出现手工工场
1779年英国发生工人毁坏机器运动,一些工厂被毁
1890年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垄断了美国90%的石油生产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3-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先后出现过的三种生产组织形式。
(3)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世界出现了两股进步潮流。请将下列知识卡片补充完整。
资产阶级革命、改革运动
事例:日本①。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事例:1848年《②》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材料三



(4)据材料三提示信息,请将相关内容补充完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请分别指出其具体表现。
(5)综上所述,你认为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家发展之间有何关系?
民主是人类社会历经千百年探索形成的政治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必须要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他们相信,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在理性的引导下摧毁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与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是(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其)内在精神,同时也成为了18世纪的时代精神。

——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世界通史·第二编》

材料二   三权分立原则的锋芒是指向君主专制制度的,因为在这个制度下面,君主独揽立法、行政及司法大权,于是他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暴戾恣睢,任意压迫人民,实行暴政;而实行三权分立就意味着国王被剥夺了立法大权,他的权力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这份宣言阐明了关于自由、财产和安全的基本原则一“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国家实质上是所有主权的来源…法律是公众的意志的表达…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力中……”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一1500年以后的世界》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受材料所指“时代精神”影响,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冲破专制王权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思考,三权分立原则实行的本质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方近代史上首先践行这一原则本质目的的重要文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份宣言体现的核心观念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有何影响?综上,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人类文明在传承与交流中发展,20世纪以来的世界政治形势跌宕起伏,让人们深切感到和平与对话的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从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发现了以人为本、勇于追求、乐观向上的精神;又从《圣经》里找到了早期基督教的理想:人们不分种族、无论贵贱,在上帝面前一律平等……                                                                   

——张跃发主编《近代文明史》


(1)据材料二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涵。(不得摘录原文)并概括文艺复兴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关系。

材料二 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在同样地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过去,日本以“日本精神,中国知识”为口号,适应了经过挑选的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现在,日本又以“东方道德、西方技艺”为口号,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美】斯塔夫阿诺斯《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根据材料二分析,日本文明发展过程中有何突出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通过哪一措施“向西方借用了它所盼望的东西”?

材料三   在20世纪中,1917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就在这一年,两个欧洲以外的大国——苏联和美国--踏进历史的主流,宣告两个对立世界的意识形态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冷战,从1917年就已经开始……                   

——摘编目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采取什么措施应对来自“对立世界”的威胁?

材料四   加强人文交流,不断增进人民感情。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国家关系发展,说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

——习近平在韩国首尔大学演讲


(4)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20世纪上半期,主要大国之间“以利相交”的重大结盟事件,并分别分析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