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在关于中国山东问题的会议上,中国代表顾维钧沉着镇定,不卑不亢,侃侃陈词:“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以文化言之,山东……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其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国无讨论之余地。是以如就本会承认之民族领土完整原则言之,胶州交还中国,为中国当有之要求权利。”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五四运动之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摘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顾维钧从哪些角度论证了中国对山东拥有主权?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最终是如何处理山东问题的?谈谈“山东问题”给你的启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救国思想的变化?依据材料,指出导致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重大历史事件?
(3)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宣传新思想的方式。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先进知识分子的革命活动产生的影响?
22-23八年级上·湖南岳阳·期中
知识点:五四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