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企业状况表

局、厂名称时间创办者企业地位
安庆内军械所1861年曾国藩中国第一家官办军事工业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65年李鸿章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事工业
轮船招商局1873年李鸿章中国第一个民用企业
开平煤矿1881年唐廷枢(主持)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戊戌变法是先进知识分子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将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突破了民主与科学的樊篱,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新青年》撰稿人之一的李大钊接连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许多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在1918年到1920年间接触到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各地成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一,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写出洋务运动开始的时间。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新的社会类型”的含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4)归纳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共同主题。
22-23八年级上·福建福州·期中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的经过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发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洋务派创办企业状况表

局、厂名称

时间

创办者

企业地位

安庆内军械所

1861

曾国藩

中国第一家官办军事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

1865

李鸿章

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事工业

轮船招商局

1873

李鸿章

中国第一个民用企业

开平煤矿

1881

唐廷枢(主持)

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维新派认为,要建立具有近代特征的商业流通体系,就必须有近代金融手段,必须设立相应的国家银行和各种商业银行。…1898年前后,在各通商口岸设立了银行分号,中国拥有了自主的金融管理与经营体系。

——摘编自《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


       材料三: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突破了民主与科学的樊篱,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8年,《新青年》撰稿人之一的李大钊接连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许多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在1918年到1920年间接触到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各地成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他在1920年的文章中表示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根据材料一,写出洋务运动的口号。材料一中洋务派最先创办的是哪一类型的企业?
(2)根据材料二回答,维新变法运动推动了哪一方面的建设?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中的历史事件所体现出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中突破了民主与科学的樊篱,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找到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8年,《新青年》撰稿人之一李大钊接连发表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许多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包括毛泽东、周恩来、蔡和森……在1918年到1920年间接触到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在各地成立了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他在1920年的文章中表示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

——摘编自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通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人民网、新浪网等组织了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材料四   据《新青年》调查,上海开办的工厂数量逐年上升,到1919年,上海工人总数已近30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进行社会革命和唯物史观的宣传。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地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做准备。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摘编自熊月之等《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有利条件。
(5)以上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反映了什么主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自强运动……只是在初期阶段重点为国防或军工建设,后来才逐渐转为铁路与民用建设。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将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三 一批接触过西方现代化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清醒地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使中国走向现代化,首先必须使国民在思想文化上有一个根本的转变。为此,必须要向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化发起革命性的攻击。先进知识分子把这次斗争看作是类似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文化领域的革命。于是,以1915年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为中心……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潮流。

——摘编自郑丽平《思想解放与20世纪中国现代化》


(1)据材料一,指出“自强运动”的名称。
(2)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要建立“全新的社会类型”的内容。
(3)据材料三,概括“这次斗争”的目的与对象。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向西方学习领域变化的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