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与其他任何国家都不同。

材料二   1781年到1786年,各州向联邦国会缴纳的款额平均每年为50万美元,而1784年国债总额为3900万美元,其中外债790万美元。从1783年起,英国颁布一系列新的航海条例,严禁美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英属西印度群岛进行贸易,对少数几种准许输入英国的货物征以重税。西班牙禁止美国与西属加勒比群岛贸易。1785年到1786年,美国经济十分混乱,经济萧条,在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牺牲的人民,战后处境更加困难。马萨诸塞州农产品滞销,而州政府又决议增加税收,一场大规模的人民起义——谢斯起义爆发。

材料三   17875月至9月召开的制宪会议,各方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个州权主义者声称,“他宁愿屈从于君主,也不屈从于(一个大州)命运”,而国家主义者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72日会议组成一个专门委员会商议妥协方案,“康涅狄格妥协案”解决了州权与中央集权之间的矛盾。在政府三大部门关系方面,代表们放弃了立法权为最高权力的欧洲启蒙思想,根据联邦时期的政治实践,在宪法中加强了行政和司法机关的独立地位及所属权力。这样,1787年美国宪法才得以最终通过。

材料四   为了制止经济危机,罗斯福不断扩充总统权力,而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一应允。1933年的《全国工业复兴法》中规定,联邦政府有权管制工资与工时,但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会遭到挫折。


(1)根据材料一回答,美利坚合众国的“州”始终保持着怎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当时面临着哪些问题?(写出两点即可)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4)材料四反映出美国哪些国家权力之间的冲突?
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
知识点:《1787年宪法》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道路选择影响深远,战略决策根系国运!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导致美国迅造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

——《强国之路》

18世纪中期。美国人用马车在脏兮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运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整编于中学学科网

材料二: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 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

——新华新闻网

材料三:1862年9月,林肯说:“但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 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

——整编于道客巴巴网

材料四: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 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

——摘编于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五:“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 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被复和发展生产”。

——摘编于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斯大林模式长期枉格下,国家发展受阻。 1989年至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挫折。 ……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 同我们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自我完善和发展,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比历史 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摘编于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及《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展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英国通过近半个世纪革命,最终选择了“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里的“政治体制”指什么?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促进英国“18世纪中期”“到1850年”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1787年,美国通过立法选择了联邦共和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特朗普与联邦法院法官 的行为体现了联邦共和制的什么原则?
(3)美国内战初期,面对奴隶制存废问题,林肯选择了废除奴隶制,由此对美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各国纷纷寻求出路。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选择了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政的突出特点。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苏俄困境,列宁作出了怎样的决策促使1921'-- 1925年粮食 产量的变化?
(6)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在“社会主义遭受挫折”时,我们坚持“走自己的 道路”。“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走自己的道路”指什么?
(7)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国家选择不同发展道路的认识。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英美法三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非常相似。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它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既然议会创造了国王,主权当然在议会。


          

——摘编自《英国通史》

材料   1787年《联邦宪法》体现美国革命者为确保《独立宣言》所宣布的自由平等价值作出的制度安排……独立后的美国采取的是一种松散的邦联体制,缺乏一个有效的中央政府。美国人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互相制衡。美国的民主是通过许多的妥协来完成,如保留着种植园奴隶制。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四   托克维尔曾说:“我敢说,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无法理解法国革命。”他经常把法国与美国、英国、德国历史进行对比,特别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美国没有封建制度这个强大敌人;英国贵族并未因革命丧失权力,他们与资产阶级实行联合统治。”“唯有法兰西民族才能造就一场如此突然、如此彻底、如此迅猛,然而又如此充满反复、矛盾和对立的革命。”

——摘编自张芝联《旧制度与大革命(译序)》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它”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图像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归纳制定1787年《联邦宪法》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法国在1870年以前要用暴力而不是妥协方式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英美法三国的“大革命”有哪些不同。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能够从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确立的过程中得到哪些认识?

道路选择影响深远,战略决策根系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导致美国迅造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便是在(1688年)宫随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

——《强国之路》

18世纪中期。美国人用马车在脏兮兮的路上或者用风力和水力在海上将货物缓慢地运到市场。到1850年,火车冒着蒸汽在英国2000英里的铁轨上轰鸣运行。将人和货物迅速、便宜、可靠地这到分布在各地的车站,给制造业、商业和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整编于中学学科网

(1)英国通过近半个世纪革命,最终选择了“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里的“政治体制”指什么?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促进英国“18世纪中期”“到1850年”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美国总统特朗普2017年1月签署的暂停中东七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   

——新华新闻网

(2)1787年,美国通过立法选择了联邦共和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特朗普与联邦法院法官的行为体现了联邦共和制的什么原则

材料三   1862年9月,林肯说:“但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解放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

——整编于道客巴巴网

(3)美国内战初期,面对奴隶制存废问题,林肯选择了废除奴隶制,由此对美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

——摘编于部颁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4)而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各国纷纷寻求出路。德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而美国选择了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政的突出特点。

材料五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被复和发展生产”。

——摘编于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面对苏俄困境,列宁作出于怎样的决策促使1921~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

材料六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斯大林模式长期桎梏下,国家发展受阻。1989年至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挫折。

……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们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在除弊创新中自我完善和发展,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摘编于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及《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展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6)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历史的必然!在“社会主义遭受挫折”时,我们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走自己的道路”指什么?

(7)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国家选择不同发展道路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