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引发了中国人民的不满。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的学生在天安门集中游行。他们高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签字”等口号。

材料二:6月5日后,上海日商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紧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中共一大的召开


材料四:2017年5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并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历史使命,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次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6月5日以后,哪一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在哪里?
(3)材料三是中共一大召开的会址,这次会议过程中地点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4)据材料四指出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五四精神写一句青春宣言。
22-23八年级上·广西柳州·期中
知识点: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运动口号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

材料二   6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2)从材料二中看,6月以后,五四运动的主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三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默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3)材料三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人是?100多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请你谈谈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材料四   “九秩惊回首,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湖燃起燎原火。”

“红船一叶破速蒙,碎地开天气若虹。”

(4)材料四诗句中的“南湖”“红船”上标志着什么大事变的发生?该事件有何意义?
(5)中共一大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运动口号

材料二   6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材料三   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材料四   “九秩惊回首,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湖燃起燎原火。”“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该材料反映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从材料二中看,6月以后,五四运动的主力发生了什么变化?
(3)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起点”的含义是什么?
(4)材料三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人是?100多年来,“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请你谈谈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5)材料四诗句中的“南湖”“红船”上发生了什么大事变?该事件有何意义?
(6)中共一大确立党的奋斗目标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