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5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1861恭亲王奕䜣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人员创设新水师
1865曾国藩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6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
1872李鸿章等办轮船招商局
1876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的建设,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1880李鸿章创立天津水师学堂
1888中国第一支近代化舰队——北洋舰队建立

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以待也。

——摘编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派革新军队的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队的革新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法令中的哪项措施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这场运动在思想上具有怎样的深远意义?
(3)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运动,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在内容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2-23八年级上·河北沧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内容洋务运动的评价戊戌变法的经过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无一足恃,未可轻言抵御,则须以求洋法习洋器为自立固本。

材料二: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器等,皆能制造,有利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材料三:中国与洋人交接,必先通其志、达其欲,周知其虚实诚伪……兴办学堂。

——以上节选自李鸿章办洋务的言论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二、三中洋务派的主要活动?

材料四:见下表



(2)以材料一、二、三作为分类标准,将材料四中的洋务活动进行整理归类?
(3)洋务派全盘建设事业的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据材料四,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4)通过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造成洋务运动“自强不强,求富未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评价它?

材料五: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5)在材料五中,康有为主张中国从哪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变法法令中的哪项措施有助于新思想的传播?

材料六: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剑桥中国晚清史》


(6)结合材料三、四,指出维新变法运动的积作用是什么。这场变法的性质如何?
(7)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运动,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在内容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近代以来,中国在列强的炮火之下被迫一步步打开国门,世界大潮蜂拥而来。中国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主动学习西方,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追梦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洋务派全盘建设的事业动机是国防,所以军事建设最多,现就洋务派的军事建设,择其要者列表于下:

年份举措
威丰十一年(1861恭亲王奕䜣,文祥托总税务司赫德购买炮舰,聘请英国海军水师来华创设新水师
同治四年(1865李鸿章、曾国藩设江南制造总局于上海
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设机器制造局于天津
光绪元年(1875李鸿章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二年(1876李鸿章派下级军官赴德学陆军,船政学生赴英、法学习造船、驾船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过会折》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的“动机”是在哪次战争失败后付诸实践的?概括洋务派进行军事建设的方式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认为国弱的主要因素以及强国的具体主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你觉得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