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03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奠民族复兴之基】

材料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材料一中推翻三座大山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民主同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2)从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举一例说明,1949-1956年党和政府是如何推动人民当家作主的?
【探民族复兴之路】

材料三   某历史展览厅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中华民族创造性地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3)材料中说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四   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动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阶段体制接轨,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阶段抓住机遇,中国开始改变世界。

——新加坡《联合早报》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让世界进入中国”而最先采取的措施是什么?“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又有什么具体表现?

材料五   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5)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香港等历史遗留问题,我国制定了怎样的基本方针?
(6)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为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九二共识”的内涵是什么?
【扬民族复兴之帆】

材料六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我们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走了30多年,历史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2013年5月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时的答问


(7)材料中符合中国国情、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道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材料七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单调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

饮食结构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展简单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

交通条件很落后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我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通信

电信网络和互联网产业都发展迅速
(8)改革开放前后,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启示?
21-22八年级下·山东济宁·期末
知识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国两制”的构想海峡两岸的交往衣食住行的变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进行了艰难的探 索,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独立之路】

材料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 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火山,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1)材料一中“推翻了……三座大山”的标志事件是?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崭 新姿态”的理解。

【建民主之基】

材料二:民盟主席张澜说:“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气”。

(2)从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举例说明,1949—1956年期间党和政府是如何推动人民当家作主的?

【扬改革之帆】

材料三: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动开放,让世界进 入中国;第二阶段体制接轨,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阶段抓住机遇,中国开始改变世界。

——新加坡《联合早报》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让世界进入中国”而最先采取的措施是什 么? “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又有什么具体表现?

【圆复兴之梦】

材料四:习近平在参观《夏兴之路》展览时讲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 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根据所学知识,“两个一百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我们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独立自由梦】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工业强国梦】
1956年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人民富裕梦】

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年12月18日)

【祖国统一梦】

1984年,邓小平曾跟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说:“解决台湾、香港问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非和平方式,或者说武力解决问题,总是不好的。怎样能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大国外交梦】

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完善外交总体布局,积极建设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我们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赢得广泛国际赞誉……。

——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青年梦】

未来的世界,关系到每一名青年的前途命运,更取决于每一名青年的拼搏奋斗。只要各国青年团结起来、同向同行,坚持平等协商、开放创新、同舟共济、坚守正义,就一定能远离战火硝烟、倾轧斗争,真正建设一个和平发展、亲如一家的“地球村”,共同开创共赢共享、发展繁荣、健康安全、互尊互鉴的美好未来,实现全人类的共同梦想。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2年4月)

(1)材料中“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是指什么?
(2)材料中的工业发展成就都是在什么时期取得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作了怎样的调整?改革从农村开始,哪个制度的实施和推行,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列举一例该构想成功实践的史实。
(5)根据材料,简单概括“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
(6)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你将如何融入时代迎接未来世界?
2019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在历史课上以“祝福祖国母亲七十华诞一一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巩固发展篇】

材料一 见下图新中国1952—1966年国民生产总值曲线图


——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绘制


(1)根据材料一的发展曲线,从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分析新中国在第I时期经济发展稳步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一中第Ⅱ时期中国国防事业所取得的一项巨大成就。

材料二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取这种和平方式,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工商业兴高采烈地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

——陈云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发言


(3)材料二中“和平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它属于建国后国家开展的哪一场运动?这场运动的完成对中国有何历史意义?
【理论创新篇】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20多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了蓬勃的创造力,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摘自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4)材料三中“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什么历史事件为开端的?在这场社会变革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什么?指导中国人民“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中形成的创新理论是什么?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闲幕会上的讲话


(5)材料四中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为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改革发展篇】

材料五 见下图


材料六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6)1985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材料七 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1978年1992年2002年2010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2420370102398421368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431826707328762

(7)分析材料七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
【对外开放篇】

材料八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


(8)依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三个阶段中国对外开放的相关史实各一例。

材料九2018年从美国展开“301调查”到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再到中国公布对来自美国进口商品征税的对等措施,掀起中美贸易战,中国的态度是“战,我们奉陪到底,谈,我们欢迎”!

——半月谈网


(9)材料九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今后的对外开放中,我们应当如何面对?请你提一个合理化建议。
【国家统一篇】

材料十 见下图


材料十 一2016年11月1日下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面向未来,国共两党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巩固“九二共识”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台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CCTV官网


(10)材料十中的两幅图是20世纪末回归祖国的两个地区的区旗。这两个地区的顺利回归得益于哪一方针政策的成功实施?
(11)材料十一中“九二共识”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坚信,随着港澳问题的成功解决,台湾问题最终解决。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和平外交篇】

材料十 二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2)材料十二反映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十 三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13)请用两个事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14)回首过去,建国七十年,沧桑巨变,中国走上了一条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谈谈你的感想和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