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7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如,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道家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法家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材料一中哪一学派的观点被秦朝采纳?
(2)根据材料二,归纳其政治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二是哪一学派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20-21七年级上·云南昆明·期末
知识点:孔子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非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


(1)材料一提到的韩非是哪一思想学派的集大成者?“威不两错”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这一政治主张最早被哪位皇帝采纳并实施?

材料二:子曰:“仁者,爱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摘自《论语》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孔子的主张。

材料三: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

————张岱年等的《中国文化概论》


(3)材料三中“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在思想领域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材料四:“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4)根据材料四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觉得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的发展】

材料一: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图一文字和图二中统后文字的名称,并分析图一发现和图二统一文字各有何价值?
【思想的光辉】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形成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现象?该现象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属于哪一学派的什么观点?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文化的弘扬】

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4)据材料四列举两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综合上述材料,说说你对弘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自信的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