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462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屡次发动侵华战争,由于那时制度的腐朽落后,注定了中华民族“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历史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石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来、控制中国,强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摘编自陈把施《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材料三   4.5亿,是个意味深长的数字,也许经过核算,也许根本就是对国人的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罚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材料四   1900年俄国趁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同时他也力图将朝鲜据为己有,在各国列强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背景下,日俄双方加紧扩军备战,意图一决雌雄。

——摘自《中国广播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走入近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的第一部条约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是受到哪一条约的直接影响?该条约中哪一条款标志着帝国主义从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根据材料二回答当时中国人民最紧迫的要求是什么?
(3)材料三中“4.5亿”这个数字来源于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中哪一内容最能说明当时的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四反映了在侵华过程中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5)一部沉重的中国近代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反思与启示,请写出一条。
22-23八年级上·安徽·单元测试
知识点:辛丑条约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说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9世纪末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材料二   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也只能向日本那样维新变法,学习西方。1895年春,1300多名举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

——据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2)“中国的失败"指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康、梁等人是从哪一层面着手探索“救国之道”的? “公车上书”之后,他们“探索新的救国之道啲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3)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是受哪一条约的直接影响?列强“瓜分中国”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当时中国人民“最紧迫的要求”是什么?

材料四



(4)观察材料四中的两幅图片,图一与英法发动的哪一侵略战争有关?图二《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1900年俄国趁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之机,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同时他也力图将朝鲜据为己有,在各国列强勾心斗角你争我夺的背景下,日俄双方加紧扩军备战,意图一决雌雄。     

——摘自《中国广播网》


(5)材料五中“运动”的斗争矛头指向谁?该“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上述材料反映出在侵华过程中帝国主义列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日本海军总司令伊东祐亨致书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阁下:时局变化太大了,我和阁下友谊不减,今天给你写(劝降)信不是私仇,只为国事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败,如果虚心平气考察一下,原因很是简单。阁下那么聪慧,怎会不知。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不是某位大臣一己之罪呀,这都是因为你们朝廷墨守陈规不知变通导致的。

(注:此信写于1895123日。19天之后丁汝昌自杀,此后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摘编自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   4.5亿,是个意味深长的数字,也许经过核算,也许根本就是对国人的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哪一事件使“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 “在炮口的逼迫下”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个?结合该条约的相关内容,对比1840年前的中国,你认为步入近代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回答两点)
(2)材料二的这封信最有可能写于哪场战争期间?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造成什么危害?从材料看,伊东祐亨认为“清朝之所以会有今天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是对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评述?该不平等条约中哪一条最能说明当时的清政府已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4)近代史留给我们的沉重感受就是一一屈辱。对此,你有何感想?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