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742
列强的侵略既具有破坏性,又具有建设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太平天国诸多发明中最重要的一项,也许当数废除土地和财产的私有权。这项发明背后的精神是,所有上帝的子民都必须享有他的恩惠,免除匮乏,有田耕,有粮吃,有衣服穿,有钱花。要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的状态,就必须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2)根据材料二,归纳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
(3)材料三中“废除土地……对现存的土地制度进行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跟哪一文献有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文献不能实现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2-23八年级上·广东·单元测试
知识点:鸦片战争的影响太平天国的兴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近、现代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而设立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的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


材料二: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演: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三: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渐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把“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系列浮雕中的第一个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归纳出鸦片战争后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中国的主要出口货物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20世纪的大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各国军队在北京划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中国人家必须悬挂占领国国旗。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遭受过如此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根掘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的历史使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文中“转折”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简要归纳出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在19世纪发生的主要变化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的第一年中国所遭受的“国耻”是什么?
(4)材料三中“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是什么?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