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69

从区域到整体,从碰撞到交融

某校学生以“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为探究主题,收集了以下材料,并梳理出学习提纲。

A.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王建《凉州行》

B.马踏匈奴石雕                       C.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          D.《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E.某时期形势图                                                              F.某朝形势图   

【小题1】请将上列材料填入“学习提纲”中的相应位置。(填字母)
“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学习提纲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_____
二、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_____
三、再塑“天下”,繁荣与开放
______
四、从政权并立、对峙到“大哉乾元”
___、F
五、安定边疆、巩固统一
D

【小题2】按照示例,完成任务。
示例:以“大一统王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为研究主题,可以选择材料D或F。
仿写:以     为研究主题,可以选择材料     (填字母)。
【小题3】基于材料及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
2022·上海闵行·二模
知识点:石窟艺术 唐朝的民族政策辽政权及与北宋的和战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部中华民族史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凝聚、共同奋斗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 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 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 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特点(任答两点)。

材料二

北魏身着汉服的文官佣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凉州行
唐·王建
……
落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西夏货币

ABCD

(2)材料二中四则史料,按民族交融的方式整理分类,属于“统治者的主动政策”的       _____(填字母即可)

材料三 清代边疆民族治理政策的总框架是“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其地域的广阔性,决定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在西藏和西南地区,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特点实行不同的措施。

——摘编自马大正《略论清代边疆政策的研究

(3)据材料三,概括清政府在边疆民族治理方面遵循的基本原则。结合所学,列举清朝统治者加强西藏管理的措施(任答一点)。

材料四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作为基本国情的集中体现……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提供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通过哪一民族政策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5)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内涵的理解。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