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困难0.15 引用1 组卷151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

情境一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

情境二   学完《百家争鸣》一课,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写了一段历史剧来表现当时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设计了以下的对话:同学甲说:“我觉得国君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国家自然就能治理好。”同学乙说:“我反对你们的观点,我以为空谈仁义是没用的,要树立君主的权威,这样就没有人敢犯法,国家才能治理好!”


(1)孔子是哪一学派创始人?这个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2)概括情境一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3)同学甲和同学乙分别反映了哪两个学派的观点?
(4)同学们都关心热爱自己的班集体,那就请你代表墨、儒、道、法家中的一家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19-20七年级上·四川广安·期末
知识点:战国百家的代表及其主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材料三: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尚赞”(选贤举能)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1)材料一图中的人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以下是他们其中的思想,请对号入座,把他们的名字填在横线上。
①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_____
②认为人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_____
(2)材料二中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孔子在教育上还有什么贡献?
(3)材料三“兼爱”“非攻”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4)材料四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5)如何保留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请谈谈你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