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是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材料二:下图数据来源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公元1001年—1500年世界科技发明数量概况

材料三:(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实验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1)材料一中,培根说的“三种发明”指的什么发明?
(2)从材料一、二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政治制度、对外关系等三方面(任选两方面)分析“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
21-22七年级下·河南信阳·期末
知识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火药发明与使用八股取士海禁政策、闭关锁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材料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公元1001一1500年世界科技发明数量概况


——数据来源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的哪两项发明分别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材料四   (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数学和可控实验为主,而是以四书五经为主,结果科学革命无以发生,中国的前现代生产经验试错型技术进步方式,也就无法转化为以科学实验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技术进步方式。技术进步的停滞,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3)据材料四,指出作者认为中国“技术进步停滞”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对外关系政策方面进一步分析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