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338
科技和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摘编自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

材料二:欧洲人口在1750年时有1.4亿,到1800年时达1.88亿,1850年达到2.66亿,几乎每半个世纪增加约40%。……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在英国,生活在2万人以上城市中的人口在1801年是150万,占人口总数的17%,1851年是630万,占人口总数的35%;1891年是1560万,占人口总数的54%。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情况也大致如此。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17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此时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者却在政治上鼓吹“君权神授”,维护封建专制思想;经济上,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垄断商品专卖权,控制国内外贸易。……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加重税收等措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他(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的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面临到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摘自黄安年《美国社会经济史论》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磁石”在航行方面的作用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从“印刷术、火药”中任选一项,谈谈其对人类文明进程起到怎样的作用?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新中国成立后,科技更是飞速发展,请列举新中国科技成就一例。
(2)依据材料二回答,“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哪两个重大变化?列举两次工业革命期间的重大发明一例。
(3)依据材料三,分析英、法两国爆发革命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两国革命有何共同影响?
(4)依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回答,当时美国经济面临怎样的困境?“这个政府”采用什么手段“挽救了它”?
2022·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措施和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初,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此时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者却在政治上鼓吹“君权神授”,维护封建专制思想;经济上,不通过议会而强行征税,垄断商品专卖权,控制国内外贸易。……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加重税收等措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巴贝奇开宗明义地指出,机械化生产能带来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伟大工业的奠基”。他指出,一个首要的因素,就是高度细化的分工,高效的生产单位必须要把特定生产过程中最有效的劳动分工所需要的工种类别再翻上几倍。他还提到了各种花销的数额,其中包括机器的保养和维修人员以及会计人员的费用,在规模太小的工厂里,他们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此外,将生产的各个阶段集中在一座大楼中,会降低运输成本,并且使一个实体能够负责质量控制,这就降低了失误的可能性。

——乔舒亚·B.弗里曼《巨兽:工厂与现代世界的形成》

材料三:工业化的发展直接带来了交通运输的变革;而交通运输状况在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的巨大变化,促使各地的社会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加快城市发展并突出了城市的主体地位……运河和铁路的兴修便交通运输发生质的变化,并将港口同陆上交通连结,形成了水陆运输网,从而加强了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使处于交通枢纽地位的城市和城镇能够迅速成长。

——赵煦《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


(1)依据材料一,分析英、法两国爆发革命的共同原因两国革命有何共同影响?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大工厂制出现的背景并简述其对“伟大工业的奠基”的作用。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交通运输方式的巨大变化依据材料三指出交通运输变革对城市化的积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依据材料一,概括山东问题解决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类别1929193019301931
烟煤业-12.3-19.1
金属矿业-6.6-18.3
制造业-7.2-11.3

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富兰克林·罗斯福

材料三:下表为西欧六国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

年份1952年1967年1975年1983年1991年1999年
国民生产总值(百万)12158552433880321387038368594672295403597

注:六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单位“百万”为1990年国际元。(数据采编自【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二表中现象的原因,说明文字材料所述“这个政府”是如何“挽救了它”?
②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表中西欧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列举两例这一时期体现欧洲发展趋势的区域性组织。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20世纪以来国家兴衰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指出对当今世界国家发展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百家争鸣”本身是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产物,反过来对社会变革又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唐朝处理对外关系的时候,强调制度文化的传播和对周邻国家的开放;通过人员、物质、文化的广泛流动,充分吸收各国之长,维持自身的先进性和活力,形成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确保自身的中心地位。

——《教师教学用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等都是人口达百万以上的大城市……繁华的都市生活,滋生了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说话、杂剧、影剧、傀儡戏、诸宫调等艺术迅速兴起和发展……

——摘编自袁行《中国文学史》

材料四:17世纪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的“社会变革”指什么?试从战国的“百家”中选一家并指出其治国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对周邻的优势和吸引力”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都市“各类以娱乐为目的的文艺形式”及其 “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的历史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