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641年),妻以宗女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见道宗,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公主恶国人赭面(以赤色涂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

——节选自《新唐书》

材料二   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地区“生育蕃息,牛羊被野”。百余年间(120多年)没有大规模战事…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辽民族关系不断加强。富弼(北宋名相)以为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费用百分之一二,“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

材料三   元朝疆域图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民族交往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中的“弄赞”是谁?据材料概括“弄赞”在“公主”的帮助下,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本民族?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澶渊之盟有什么积极作用?
(3)据材料三回答,元朝实行的是什么行政区划制度?今天我们生活的菏泽在当时属于哪一机构管辖?请把A处内容补充完整。元朝为管理B处设立了什么机构?
21-22七年级下·山东菏泽·期中
知识点:行省制度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这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执婿礼甚恭,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公主恶国人赭面(以赤色涂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

——《新唐书吐蕃上》

材料二   见下图

宋初年,宋辽互有征战。1004年,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西夏建立后,多次进攻北宋。1044年,宋夏议和,宋每年赐给西夏岁币。宋和辽、夏和议以后,恢复了经济文化 交流.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   桑哥又以总制度所统西蕃(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

——《元史桑哥传》

材料四   清朝在边地疆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理。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材料一中的“弄赞”是谁?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民族交往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事件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反映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澶渊之盟签订有什么积极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宣政院”的主要管辖范围是哪里?它的设立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4)材料四中说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请说出清朝前期在新疆、西藏和台湾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原汉族与周边民族不断交融,共同发展形成今天多民族的大家庭。从唐朝到元朝是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641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诏江夏王道宗持节护送……弄赞率兵次柏海亲迎……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公主恶国人赭面(以赤色涂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为华风;遣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民族交往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概括“弄赞”在“公主”的帮助下,采取了哪些有利于本民族发展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对周边民族主要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称为什么?

材料二 两宋时期,北方的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先后发展壮大起来,分别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他们不断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大交融。两宋政权与这些政权多次兵戎相见,后采取议和的措施,给其岁币,形成了相对和平的并立、对峙局面。       


(3)概括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对峙”的两个阶段。根据材料二,指出两宋政权对周边民族政权采取的措施与唐朝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什么?

材料三 “桑哥(元朝宰相)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的“宣政院”主要掌管哪里的“军民财谷”?它的设立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