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辨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67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材料三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1)材料一中,作者认为“运动倡导者”“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在材料二中,有人提出了“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的“新年梦想”,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当时的人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新年梦想”?
(3)材料三中提到两种“梦想”,今天正在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为实现第二个“梦想”在农村政策上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认为应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2013·广西贵港·二模
知识点:洋务运动的评价抗日救亡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近代化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从1921年的南湖红船到1927年的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社会;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材料四: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在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观察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动倡导者”为实现其梦想而进行的实践是哪次近代化运动?
(2)请分别写出材料二“南湖红船”、“八一枪声”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
(3)材料三中对未来中国的“梦想”得以“成真”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两种梦想”,今天正在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有哪些?(至少答出两项)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

材料三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材料四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他们为梦想做了些什么?(举两例)

(2)梁启超在19世纪末的政治梦想是什么?孙中山为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个梦想最终实现了吗表现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两种梦想”,今天已变为现实。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梦想开始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列举一例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实现第二个梦想采取的有效措施。

(5)“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社会;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94岁高龄的马相伯梦想:“未来的中国,乃民治的国家,法治国家。”……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材料三: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1)材料一中,你认为“他们”指的是谁呢?作者认为“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材料二中,人们提出了哪些“新年梦想”呢?当时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新年梦想呢?
(3)材料三中“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是一个什么样的新状态呢?
(4)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阶级、一个政党的梦想总能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息息相关,你从上述材料中获得的感悟与反思有哪些呢?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