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美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遇到的危机

组别时间国家危机表现
第1组1861年美国面临国家的分裂危机
第2组1868年日本幕府统治危机、民族危机
第3组1921年苏俄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第4组甲午战后清朝国家面临“瓜分豆剖,灭国亡种”的危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2、3组中任选一组,指出相关国家转危机为动力的重大事件,并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示例:第4组

事件:戊戌变法

史实说明:甲午战后,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峻的民族危机。为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危机时刻,事关东西方若干民族的生存和文明的存续,事关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在这场文明与野蛮的较量中,野蛮的侵略势力曾一度占据上风,征服了大半个欧洲,占据了中国的大片领土。然而,反侵略阵营最终取得了大战胜利。

——王建朗《最广泛的国际合作是战胜世界法西斯的坚实基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反侵略阵营最终取得了大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美国一些政客的倒行逆施,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用心险恶,带着固有的傲慢和偏见,一次次通过造谣撒谎,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不仅让本国人民遭受苦难,也会自掘坟墓,导致自己的政治信誉破产。也许,他们早已将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专著束之高阁,但他们至少应该重温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中的名句:“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揭批借新冠肺炎疫情抹黑攻击中国的叵测居心》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美国如何才能在“抗疫”中取得根本性转变?
21-22九年级下·广东梅州·期中
知识点: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南北战争的影响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人类历史的发展常伴危机,危机处理能力彰显了国家的治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制度产生了极度的怀疑……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欧洲宗主国在其殖民地的威信却一落千丈,白人不再是天命所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1)归纳材料一中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指出材料中“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材料二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报纸上连篇累牍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在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摘自《世界现代史》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罗斯福太迁就工人”的具体表现?为什么罗斯福新政会给部分人以“社会主义”印象?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危机时刻,事关东西方若干民族的生存和文明的存续,事关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在这场文明与野蛮的较量中,野蛮的侵略势力曾一度占据上风,征服了大半个欧洲,占据了中国的大片领土。然而,反侵略阵营最终取得了大战胜利。

——王建朗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野蛮的侵略势力”主要指的是哪些国家?分析“反侵略阵营最终取得了大战胜利”的最重要原因。

材料四独立后,印度确立了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模式……赢得独立后,大部分非洲国家盲目照搬原宗主国或美国的发展模式,也有极少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于也是一种模仿或照搬,结果并不理想……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选择了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探索。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述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四,归纳亚非拉国家发展道路的共性。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各国应如何应对当下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的危机。
人类历史的发展常伴危机,危机处理能力彰显了国家的治理水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欧洲各国人民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极度的怀疑……布尔什维主义正越来越为各地的人们所接受……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欧洲宗主国在其殖民地的威信却一落千丈,白人不再是天命所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

——《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材料二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课了垄断资本家的商税。报纸上连篇累牍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在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十八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摘自《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危机时刻,事关东西方若干民族的生存和文明的存续,事关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在这场文明与野蛮的较量中,野蛮的侵略势力曾一度占据上风,征服了大半个欧洲,占据了中国的大片领土。然而,反侵略阵营最终取得了大战胜利。

——王建朗

材料四   独立后,印度确立了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混合经济模式……赢得独立后,大部分非洲国家盲目照搬原宗主国或美国的发展模式,也有极少数国家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由于也是一种模仿或照搬,结果并不理想……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选择了走苏联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模式进行了大胆的试验和探索。

(1)依据材料一,归纳其反映的主要历史现象。(不得照抄原材料,请至少写出其中一点)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欧洲不再是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罗斯福太迁就工人,的具体措施?(请至少写出一项措施)并写出罗斯福新政有何新特点?
(3)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野蛮的侵略势力”主要指哪些国家?反侵略阵营中,在中国战场起中流砥柱作用的是谁?
(4)依据所学知识,简述材料四所述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依据材料四,归纳亚非拉国家经济发展道路的共性。
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世界格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1918年,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和霸权而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这场战争也为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还因为在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厮杀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它们是顾不上立即动手扼杀俄国革命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在危机中打响。……到这时,民族对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都达到了极点,现代社会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变成了历史的转折点:战争转变成“人民的战争”,人民战胜了强权,正义战胜了邪恶。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善和恶的阵营都壁垒分明。

——摘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双方的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材料四: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材料五: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欧美传统强国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材料六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努力。

——摘自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报告

(1)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里填写“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括号里填写“错误”;是上述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里填写“不涉及”。
A一战的目的是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B二战结束后,美苏继续维持同盟关系。(     
C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一战后重建的世界秩序是?在美国召开的损害中国主权的会议是?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作者认为“这次大战和上一次不同”?材料二中“善的阵营”建立的标志事件是什么?这个阵营后来在军事上采取的联合行动是?(举一例即可)。
(4)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的变化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包围苏联,美国运用“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5)根据材料五,说说世界政治格局进入“碎片化”时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6)结合材料六,你认为现代国际社会应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