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354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改善民生】

材料一



【科技助力壮举】

材料二

中国世界
事件郑和下西洋
时间1405-143315世纪末-16世纪20年代
代表人物郑和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科技改变世界】

材料三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在诺曼底则达90%)。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科技成就梦想】

材料四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摘自《光明日报》2021928日)


(1)依据材料一,写出图一典籍的作者和图二典籍的成书朝代。
(2)将材料二中★补充完整。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哪一项为材料二中的事件提供了助力?
(3)依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不得照抄材料原文,2分)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实现科技强国梦的途径。
2022·辽宁盘锦·中考真题
知识点:城市化和维多利亚时代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历史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泥活字版(模型)                                                                    宋代火器(模型)

材料二: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明主要生活在或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在诺曼底则达90%)。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四: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织,分别说明材料一图示两种科技发明的外传概况。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
(3)从材料三中任选两幅图片,写出所示人物的名字,并指出与其相关的科技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科技改善民生】

材料一

图一《齐民要术》书影 图二《农政全书》书影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齐民要术·种谷》

【科技改变世界】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典籍是我国古代哪一领域的科技巨著。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总结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生产经验?你如何评价《齐民要术》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①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在诺曼底则达90%)。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②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给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年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日本大力发展重化工业,把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同时以购买专利为主来引进新兴技术;70年代以后,日本产业结构从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政府又把培养能自主开发新技术的高级人才和熟练运用新兴技术的中级人才作为教育的重点,同时以引进尖端技术为主。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2)依据材料二的①,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的②中“战后国际形势的演变”形成了哪一政治格局?依据材料分析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科技成就梦想】

材料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制定了高科技发展规划。……经过不懈努力,在核技术、空间技术以及基因工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2015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指出未来要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10个领域里取得突破性发展,其中5G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发展的重点。

(3)根据材料三、列举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高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至少二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实现科技强国梦的途径。
科技发展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工业革命简表


发明者的身份

新能源

领先的国家

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技术工人

A

英国

新动力用了80多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

科学家

电力、石油

美国、B

电动机用了60多年


(1)阅读材料一并根据所学知识,A和B处分别指的是什么?根据表格“发明者的身份”和“从发明应用的时间”两个角度分析两次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

材料二   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马车、木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出行时可以坐火车。中世纪或近代早期,人们主要生活在农村;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1600年,在法国和苏格兰,每6个成年人中仅有一个略微识字;到了1800年,苏格兰90%以上的成年人识字,法国有2/3的成年人识字(在诺曼底则达90%)。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化。(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材料三

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取得胜利,参战各国都将最新研制的武器装备投入战场。1915年,英国福斯特工厂制造出一种奇特的钢铁战车。英国海军针对其外形,幽默地称它为“水柜”(tank),中文发音就是“坦克”。从此,坦克成为战争中的重要装甲车辆,被誉为“陆战之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评价“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