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85
大国兴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1853—1856年,俄国同奥斯曼帝国在克里木半岛进行战争,英、法支持奥斯曼帝国,俄国战败。这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材料二   美国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的态度也不相同……


(1)19世纪六十年代俄美两国都面临严重危机,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国应对危机的办法。

材料三


   
(2)请你指出材料三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

材料四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工业化速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20世纪70年代,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不久,他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总体效果仍然不佳,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这些措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

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以上材料皆摘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
(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请你谈谈美苏的兴衰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2022·湖南郴州·中考真题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启示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大国兴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大国关系,关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始欧洲的全部文明在16世纪期间归纳成两大事实,即纯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国革命就是这两个事实的首次冲撞。

——基佐《欧洲文明史》

材料二:这场战争结束了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一国两制局面,最终消除了自由劳动与强制劳动制度的对立,是对半个世纪以来“州权至上”论的致命打击,体现了这一时期遍及西方的民族主义潮流,在德国和意大利是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在美国是维护国家统一,300多万奴隶成为自由劳动者以后,给美国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全民文化程度的提高注入新的动力。

——张跃发、景晓强《近代文明史》

材料三: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动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挫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五: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世界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1)为了平衡“纯君主制和自由探索”的关系,英国设计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是哪场战争?概括它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3)材料三中列宁所说的经济上“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指的是哪一政策?
(4)根据材料四,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并分析两国关系变化的原因。
(5)根据材料五,说一说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
大国兴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通过改革,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开启了俄国近代的进程。

——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什么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华盛顿:“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

文献1: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利;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林肯:“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文献2: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2)华盛顿和林肯为解决面临的难题,分别制定和发表了什么文献?

材料三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从一个欧洲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发展壮大成为一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历了69年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然倒塌,这是世界历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

——《苏联杜会主义失败的教训》



(3)根据材料三中的思维导图,简述苏俄(联)兴衰的过程?探究从苏联“轰然倒塌”中应汲取的教训?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到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

——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并分析两国关系变化的原因?

材料五   当今世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要准确把握国际形势变化的规律,切实运筹好大国关系,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要深化外交布局,落实重大外交活动规划,增强风险意识,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摘编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改革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与时俱进,纵观世界历史各大国之崛起,无不如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篇】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的日本与大清一样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1853年,美国战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日本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1)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着“内忧外患”。日本通过哪一事件摆脱了民族危机?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同时,日本政府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材料三   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用教育的作用开采人的脑力、心中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获得发展的原动力。

——1981年日本文部大臣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2)从材料二、三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
【苏俄篇】

材料四   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一近6年来,我们在经济方面保持经济的大幅增长……我们一直想重振俄罗斯的雄风,让俄罗斯在世界的舞台上能够得到超级大国这样一个地位。

——2012年5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职演讲


(3)材料四中的“一百多年前俄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60年后,俄国为走向社会主义强国又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深索,其特点是什么?

材料五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在斯大林领导下,通过实施五年计划,使其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最终形成了一种政治经济体制模式,使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跻身于工业化国家……而这一模式因没有统筹协调好,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


(4)材料中这一“政治经济体制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美国篇】

材料六   “我们知道,我们已然陈旧的程序不足以满足时代的需要,人闪必须应用新理念和新技术重塑我们的政府一这意味着变革。”

——2013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讲


(5)根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历史上罗斯福总统曾“应用新理念”帮助美国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严重的危机,这一“新理念”的特点和核心分别是什么?

材料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具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6)美国能够使其经济保持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7)纵观世界各大国的崛起,要想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你认为我国应当怎么做?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