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选择题-单题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409
徐中约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并不彻底, 而且产生了许多不幸的后果,令孙感到沮丧。他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徐中约认为
A.三民主义并未落实B.反帝国主义任务未完成
C.民主观念深入民心D.封建陋习阻碍社会进步
2022·广东佛山·二模
知识点: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群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材料二   第一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材料二体现了哪些进步的思想主张?

材料三   革命并不彻底,而且产生了许多不幸的后果,令孙感到沮丧。他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而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即反对满洲异族统治的民族主义。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孙对其政党的失望,正是他放弃临时大总统一职的一个主要原因,他曾质问道:“没有革命重建,革命总统又有何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先生认为革命党人实现的民族主义有何局限性?孙中山为什么发出“没有革命重建,革命总统又有何益”的质问?
(4)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辩证评价中华民国的建立。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