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一切为了前线胜利”的口号深入人心。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前,一面积极进行防空斗争和对敌作战,一面坚持军工生产,修路架桥、挖工事、救伤员。战役防御最后阶段是苏联卫国战争的最艰苦阶段。但也就是在这一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上完成了按战时需要的改组,成功完成了战争所需要的生产指标,有效保障了作战进程。

——摘编自易化《城市攻防作战的典范》

材料二   


《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

材料三   中国是盟国中第一个领导抗战的国家,遭受牺牲最大,多少男女失去了亲人,经历了家破人亡的灾难,遭受了平时做梦都想不到的打击。但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都不懊丧,大家都坚信有个快乐光明的前途,正如许多的中国故事,都有快乐美满的结局一样。在抗战中,重庆受敌人轰炸最剧烈,同时在精神方面也表现最好………中英两国是直接蒙受敌人打击的国家,我们感受的痛苦深,勇气也更大,要与敌人斗争到底!在战争中尽过最大力量的人民,在胜利到来的时候,是值得骄傲的!

——1945年3月8日,东南亚盟军总司令蒙巴顿将军的夫人在重庆各界妇女举行的欢迎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取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战役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回答问题:①在《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图例栏的空白方框内写出图例名称。②据图指出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对世界反西斯战争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重庆对全国抗战的贡献。
(4)综上,你有何启示?
21-22九年级下·重庆沙坪坝·期中
知识点:抗战胜利的进程及意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战争的破坏以及新秩序的重建是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
【战争的伤痛】

材料一



图一

(1)根据图一,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结合表格及所学知识,说明一战的特点。

材料二   本宣言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什么?各国签署宣言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世界各国合作对抗法西斯侵略的战斗事例(至少举一个例子)。

图1中国守军在卢沟桥抵抗日军

图2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图3被袭击的珍珠港军舰

图4斯大林格勒战役

(3)按照历史发展时间顺序,排列上述图片。(填写序号即)
【新秩序重建】

材料三   一位参加某国际会议的代表说:“我们初去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材料四   有人认为(一战)本来是一场欧洲杯,但英国的参战,就使其成为一场世界杯,谁都没有想到,夺冠(获得最多好处)的是一个美洲国家。


(4)阅读材料三,指出材料中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秩序。材料四中美洲国家“夺冠”与哪一次国际会议有关?
(5)下图反映了二战后怎样的世界格局?说出标志这一格局结束的历史事件。

冷战时期赫鲁晓夫与肯尼迪较量的漫画,
双方屁股下坐的是原子弹,核按钮已经连线。
【走向合作】

材料五   几个世纪以来,欧洲一直在整个世界中处于主导的中心地位,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两国取代了西欧国家的位置,西欧大国沦为二三流国家。在新的格局下,西欧国家要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影响,必须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在美苏两极的格局中脱颖而出。

——摘自《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6)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上图中“?”处应填什么?并指出欧洲联合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奥匈帝国皇帝说:“塞尔维亚作为一个政治因素,必须从巴尔干抹掉。”德国皇帝也乘机说:“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材料二   19427月厂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英勇抗敌。次年2月,德军投降。


(1)写出上面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局势造成的影响。

材料三   在联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虽然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摧毁法西斯是他们的共同目标.正是这价民本利益使他们团结起来,互相配合支持,直到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2)材料中的“联盟”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联盟”建立的意义。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围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围;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目标的巨大障碍。此种状态,加上它们在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固有的冲突,使得美苏矛盾和分歧的尖锐化变得不可避免。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二战后美苏矛盾尖锐化的具体表现。

材料五   感悟体验合作的魅力



(4)根据“历史学习卡片”的提示,分别写出A……B两处的国际组织名称。它们的建立有什么作用?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在各国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的今天,各国应该如何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
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材料一   1919年,战胜国领导人在巴黎召开凡尔赛和会,考虑重画欧洲地图的时候,已经把苏俄视为敌人。

——摘编自《地狱之行:1914—1949》

在战时外交的赛局里,哪个玩家在战场上投入最多部队作战,讲话自然就最大声。由于红军节节胜利,因此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

——摘编自《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


(1)材料一中,苏俄(苏联)在两次国际会议中的地位有何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罗斯福高度赞扬苏联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把发生在苏联的一次胜利称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也曾盛赞美、英两国一起完成的一次计划周密、规模宏大的登陆战役。有数据表明,在反法西斯战争期间,英、美向苏联支援战机18303架,坦克1.3万多辆,反坦克炮5800多门等。


(2)材料二中罗斯福和斯大林所评价的是哪两次战役?根据材料二指出美、苏、英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海军“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麦克阿瑟说:“在这庄严的仪式之后,我们将告别充满血腥屠杀的旧世界,迎来一个十分美好的世界,一个维护人类尊严的世界,一个致力于追求自由、宽容和正义的世界,这是我最热忱的希望,也是全人类的希望!”

——摘编自《华夏经纬网》


(3)材料三所述事件是怎样改变历史进程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