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92
汉唐两代统治者善于总结前朝的经验教训来调整治国策略,促进治世局面的出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班固《汉书》卷6,景帝第5

材料二: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三:如果没有唐初以来百余年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唐玄宗是无法成为盛世之君的。他深知“治民必先治吏”的道理,罢免了大量中宗时期通过特殊关系委任的官员。还屡次下诏限制土地买卖,大力发展生产。他的杰出之处还在于不固执己见,不墨守成规,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作出正确的选择。

——摘编自阎守诚《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推行怎样的政策?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政策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宗励精为理”的哪些措施直接推动了这一状况的出现?这体现出统治者怎样的治国理念?
(3)“开元盛世”的局面出现于何时?材料三认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有何基础?
(4)综上结合所学,归纳促进古代王朝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有哪些?
21-22九年级下·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知识点: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从隋末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原因,非常重视老百姓的生活。他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太宗在经济上特别关注农业生产,奖励垦荒,注意不夺农时。太宗崇尚节俭,紧缩政府机构,以节省政府开支,减轻人民的负担。

材料二:

她执政后,进士科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当时社会上已经开始形成重进士、轻明经的风气。她采用了“密封卷”的做法,即将考生的姓名用纸糊上,不让考官知道这是谁的考卷,誊录分数时再揭开纸条。载初元年(690年)二月,开创了殿试,长安二年(702年)正月,“初设武举”,各科都设定了一些考核标准。

——摘编自叱骁峰、牛洪波《勇于革新的女皇帝》

材料三:如果没有唐初以来百余年间社会财富的积累,唐玄宗是无法成为盛世之君的。他深知“治吏”的重要,罢免了大量中宗时期通过特殊关系委任的官员。还屡次下诏限制土地买卖,大力发展生产。他的杰出之处还在于不固执己见,不墨守成规,善于从实际出发,作出正确的选择。

——摘编自阎守诚《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的统治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这些措施的实行开创了哪一统治局面?
(2)材料二图中的人物是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她”科举改革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因此,发展经济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举措。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利工程】

材料一   大业元年,更今开导,名通济渠。西通河洛,南达江淮。场帝巡幸,每泛升而往江都弱。其交、广、刑、益、杨、越等州,运潜商旅,往来不绝。

——杜佑《通典·州那典》卷一七七

【生产工具】

材料二   


【励精图治】

材料三   如果没有唐初以来百余年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唐玄宗是无法成为盛世之君的。他深知"治民必先治吏"的道理,罢免了中宗时期通过特殊关系委任的官员。还展次下诏限制土地买卖,大力发展生产。他的杰出之处还在于不固执己见,不是守成规,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作出正确的选择。

——摘编自阎守诚《店玄宗与xx盛世》

【发展趋势】

材料四∶汉至宋代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

地区西汉(2年)西晋(280年)唐代(742年)宋代(1080年)
北方965149493459
南方11165257830

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运潜商旅,往来不绝"得益于哪一个著名的工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该工程的修建有何目的?
(2)指出材料二中图1、图2两种农具的名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盛世的名称。并概括其出现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4)根据材料四的表格提供的数据,概括南北方人口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如何理解材料四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变化从何时开始,到何时最后完成?
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技文化等多方面都有很大建树。唐朝以其前所未有的繁荣兴盛,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

——杜佑《通典》卷七

(1)概括材料一所叙述的社会状况。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了什么盛世局面?

材料二   唐代文化是在大一统的局面下蓬勃发展的,带有统一帝国的宏伟,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例如民族关系方面,在北朝各民族与汉族多年来融合的基础上,唐朝与突厥、回纥、吐蕃、南诏、契丹等民族频繁交往,既有战争也有和好,但总的趋势是往民族融合的方向发展。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2)依据材料二回答,唐朝民族关系方面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被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的皇帝是谁?

材料三   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本,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