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1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是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充足的人力资源、使得东北地区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空间,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为东北经济大振兴奠定了强势基础。

材料二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三   见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的主要条件。
(2)“一五”计划时期,东北工业基地建成了哪些重要工业项目?
(3)根据材料概括八大召开的历中背景,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写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位于江苏的两个城市的名称。
20-21八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
知识点: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八大指出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八大召开的背景。

材料二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哪些“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材料三   党的十三大是一次全面加快改革、开放的大会,它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来,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党的十三大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9年间十亿人民丰富生动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概括,十三大报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教科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3)材料中的“理论概括”指的是什么理论?十三大确立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一直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百度百科《中共八大》

材料二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人民日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材料三   党的十三大是一次全面加快改革开放的大会,它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来,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会议。党的十三大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9年间十亿人民丰富生动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创造性的理论概括,十三大报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当代中国科学社会主义的教科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百度文库《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此时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伟大转折”在政治上是如何体现的?
(3)材料三中的“理论概括”指的是什么理论?十三大确立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断时期。

——摘编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的伟大转折》

材料三:市场经济在中国从萌芽到发展、到不断完善,与邓小平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是分不开的。特别是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彻底解除了传统的思想束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基石。

——摘编自叶金生《邓小平理论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共八大的重要贡献。
(2)材料二图片文章发表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怎样的大讨论?根据材料二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重要作用,并指出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