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8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秋,回首几十年来共和国不平凡复兴之路,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
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原因是什么?此变化有何利弊?

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一段发言


(2)材料二中“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程中,国家实行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重大意义。

材料三:1958年6月21日社论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8月3日社论指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路线的指导下出现了怎样的严重失误?(列举一例即可)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经验教训?
20-21八年级下·江西赣州·期中
知识点: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的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行业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材料三: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 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1趋于零

——胡绳《中国共严党的七十年》

材料四:1958年6月21日社论指出:“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1958年8月3日社论指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材料一提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哪一年制定的?从土地所有制方面来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规划的?
(3)材料三所示国民经济发生变化源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的实质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路线的指导下出现了哪两次严重失误?
(5)综上所述,你认为经济发展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饱经风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回首七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953年比例%1957年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进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材料三:《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材料四:

行业参加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户数
农业87.8%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91.7%参加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的82.2%实现公私合营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一措施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三,请问这部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
(4)材料四中的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什么改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1956年一次国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1956年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和建设都有了很大增长,国民经济趋于全面高涨。……所有这些,都为胜利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新年的展望》《人民日报》1957年1月1日(社论)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举一例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2)材料二中“私营工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过程中,国家实行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社会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内在联系。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