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03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述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一所反映的战争结束后所签订的条约是《           
图二所示黄海激战中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谁?
图三所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2)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探索?(列举相关事件)在“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中,“革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材料三: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3)指出材料三中“诞生于上海”和“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四:1978年底中共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摘编自“新华网”
(4)中共中央在哪次会议上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在近现代走过的发展历程为今天中国的崛起及发展留下了哪些教训或启示。
2012·内蒙古乌海·一模
知识点: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辛丑条约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根据下列图片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作者写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谁的译著?该译著宣传的进步观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革命指导思想叫什么?以其为指导思想的革命对中国政局有何重大影响?

(4)以材料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写两个)?1918年开始该运动的新内容是什么?

(5)材料五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说说各种政治力量中,有哪些政治派别?材料五中“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分别指什么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

(6)依据材料五,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

材料二:有人说,1945年8月毛泽东敢冒风险到“陪都”,是一身系天下安危。1949年1月,毛泽东说:“胜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1949年,毛泽东在苏联参观斯大林汽车厂,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

材料三:1978年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一次重要会议,史诗般壮丽的改革开放拉开大幕,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1992年初,邓小平以87岁高龄视察南方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

(1)材料一中“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在“军事器物”方面进行的探索事件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各种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敢冒风险到陪都”涉及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材料中的“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的理想最初是在哪一经济发展计划中实现的?
(3)材料三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指的是什么?材料中的“一系列重要谈话”有哪些影响?(写出一点)
(4)通过以上材料,请谈谈你从近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得到的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革命的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不久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从此,中国人民革命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
(4)上述材料对中国近代历程的回顾,给了你哪些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