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253
学以致用,探究问题。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

(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分析,改变现状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方针?

【神奇逆转】

材料二:

年份项目
1952年总产量1.64亿吨130.4亿吨135亿吨0.65亿吨
比1949年增长36%193%754%105%
1957年总产量1.95亿吨164亿吨535亿吨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19%26%296%100%
(2)依据材料二分析1952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增长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重大挫折】

材料三:如下图。


                       图一   1958年《人民日报》

             图二 1966-1968年的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并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19-20八年级下·江西赣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土地改革一五计划的内容及成就大跃进文革造成的破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