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使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便、迅速、直接的方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三则材料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三所示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3)结合材料思考,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20-21九年级下·湖南邵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追随理想的实验】

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任务,而是共产主义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苏联史》


【面对现实的实验】

材料二: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回归理想的实验】

材料三:“粗放和浪费的经济和政治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完全取消了依据社会效益来评价成果……将行政命令方法与国家恐怖手段相结合,甚至组织大规模镇压和建立强制性劳动的集中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政策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为“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的“这种机制”指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该机制的主要弊端有哪些?
(4)从苏俄(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