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9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史记大宛列传》


(1)材料一中的“骞”指的是谁?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
(2)《史记》的作者是谁?该书的历史地位如何?

材料二:丝绸之路的路线示意图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起止点名称?据所学,指出丝绸之路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

材料三:“(汉)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封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范晔《后汉书》


(4)材料三中“(汉)宜帝改曰都护”发生在哪一年?都护的设置有何重大意义?
20-21七年级上·河北唐山·期末
知识点:张骞通西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两汉时期中国的先进文明向外传播,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1)材料一中的“骞凿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写出这一事件发生时的在位皇帝和出发地点。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摘自范晔《后汉书·西域传》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代人认为的“西域”地理范围。写出西汉王朝使“西域内属”的机构以及该机构设置的意义。

材料三



(3)材料三是《丝绸之路示意图》,商人们从长安出发,穿过A______,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到更远的B______(填写大洲名称)。该线路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材料四   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迎接共建“一带一路”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2023年10月18日,北京)


(4)依据材料四指出“丝路精神”和建设“一带一路”的现实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