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3 组卷130
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主旋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94年11月,正是平壤战败和黄海海战失败后,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张,第一次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维新思想家严复在天津的报纸上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

——摘自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1)材料中的“黄海海战失败”反映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哪场战争?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8-19八年级上·安徽安庆·期中
知识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在此以前,中国是东方的庞然巨物,亚洲最大一个封建制度的堡垒。但是,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一壁。从此,中国同周围国家的传统关系日渐改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这场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1894年11月,正是平壤战败和黄海海战失败后,孙中山等在夏威夷发起成立兴中会,提出了推翻清朝的主张,第一次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也从反对签订《马关条约》开始。维新思想家严复在天津的报纸上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

——摘自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2)材料二中的“黄海海战失败”反映了列强侵略中国的哪场战争?

材料三   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3)材料三中“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慈禧太后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上述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