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1
大危机,是危险的代名词,但也代表了机遇和转折,各国政府的应对或成功或失败,都影响着现在,昭示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某班同学搜集的俄国、美国、日本近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危机(部分)



(1)材料一中俄国、美国和日本三国“解决”危机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有哪些共同作用?

材料二   面对“大萧条”危机,他坚定的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实验,如果实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实验。”

——罗斯福


(2)材料二中的“大胆的、坚持不懈的实验”指的是什么事件?这次大胆“实验”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三   面对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他宣称:“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

——希特勒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特勒如何应对国家危机?结果如何?

材料四   他指出:“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

——斯大林


(4)阅读材料四,斯大林设想如何完成国家工业化?结果是什么?
21-22九年级上·山东菏泽·期末
知识点: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及暴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共产党宣言》
19世纪3040年代,工业的发展也很迅速。资本主义生产在英、法、德等国的迅速发展……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到1847年发展为世界性的危机……此外,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即“有机体细胞结构”学说、“能量守恒及转化”学说和达尔文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学说……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理论的前提。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中图A所示文献发表的意义。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条件。

材料二   1928年、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世界和欧洲的位次


图B斯大林
项目19281937
世界世界欧洲
工业总产值521
机器制造业421
电力1032
643
533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摘编自《世界史》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
①图B所示人物领导下的体制在苏联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举一例说明这一体制在经济方面的表现。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时期苏联能够取得战争胜利的原因。
②材料三中的“大萧条”指的是哪一事件?“试验”指的又是什么?该“试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这一模式的实质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材料二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据1941年12月8日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发表的美国对日宣战演说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罗斯福的“试验”是什么?有何效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总统为什么把1941年12月7日称作是“—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材料表达了罗斯福总统的什么意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美国邮政总署发行这枚“龙鹰握手”首日封的意图是什么?作为史料,它有何重要价值?

(4)从以上材料中,分析罗斯福总统有什么精神品质值得学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