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10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

材料二


材料三   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平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还有人认为,维新派在超短100天里颁发了200多件法令,且大部分法令都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抵制,“维新派计划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1)依据材料一,分析变法维新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2)材料二的示意图表明维新派的活动方式有哪些?
(3)据材料三,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4)我们能从戊戌变法的失败中吸取什么教训?
19-20八年级上·河南郑州·期中
知识点:戊戌变法的经过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而没有获得工业化的突破。其带头人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

材料二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战争的失败和民族的危亡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在最初的失望和震怒之后,“救亡图存”成为当时最高亢的呼声。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

材料三   甲午战争后,国人积极寻求救亡图存之路,一时间,“知与不知,莫不争言变法”。维新派则看得更远,走得更快。他们力图推动统治者进行全面的制度变革。

材料四   尽管维新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举出一个领导该运动的代表人物。
(2)依据材料二,分析变法维新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拉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3)根据材料三,维新派比洋务派“看得更远,走得更快”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概括维新变法的历史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