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1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为了实现近代化,当时的有识之士进行过很多实践活动,积累了不少富国强兵的经验教训。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定会有所改变…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比以往明显提高,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僚和士大夫,不但开始重视工商业,而且亲自投身于官督商办或商办企业任职。

——《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   戊戌变法毫无疑问是针对中国传统体制提出了全面改革的要求。其中如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已完全突破了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这一全面体制改革的要求并非突如其来,而是从以前自强运动中的局部变法一步步逼出来的。

——余英时《戊戌政变今读》

材料三   科举的废除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精英流落到社会,他们与朝廷的关系越来越疏离。正是这种疏离感,与其他因素凑合在一起,爆发了突如其来的革命。而且新军与枪炮连在一起,学堂与文字连在一起,时当世路动荡,二者又都和激进的思潮连在一起。

——摘编自陆建德等《山雨欲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使什么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一些官僚和士大夫亲自投身于官督商办或商办企业任职,说明洋务运动在近代经济发展上有什么作用?
(2)阅读材料二,为了让资产阶级参政议政,百日维新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可摘抄原文)这一措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重要作用?
(3)材料三中“新军与枪炮连在一起”、“学堂与文字连在一起”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分别有何具体表现?“新军与枪炮连在一起”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列举“学堂与文字连在一起”的领军人物一例
(4)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化历程有何发展趋势?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1-22八年级上·湖南长沙·期中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更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                                      图二 梁启超与《时务报》

材料二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厂…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三   当洋务运动压制中国资本主义,而以“富强”自夸时,微弱的代表资产阶级要求的改良主义者提出了经济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开始破产时,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政治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完全破产后,终至酝酿为戊戌变法,这是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相互关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

材料四   1895年10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咨助后,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办《强学报》。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请列举两个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并指出这一系列举措在中国历史上有何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对洋务运动有哪些超越?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4)根据材料四指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更是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厂……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三:当洋务运动压制中国资本主义,而以“富强”自夸时,微弱的代表资产阶级要求的改良主义者提出了经济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开始破产时,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政治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完全破产后,终至酝酿为戊戌变法,这是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相互关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

材料四:1895年10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办《强学报》。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五:“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请列举两个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并指出这一系列举措在中国历史上有何积极作用?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戊戌变法对洋务运动有哪些超越?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洋务派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有什么不同?
(4)依据材料四指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
(5)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厂……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

(1)依据材料一归纳洋务派的一系列举措有何积极作用?

材料二 当洋务运动压制中国资本主义,而以“富强”自夸时,微弱的代表资产阶级要求的改良主义者提出了经济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开始破产时,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政治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完全破产后,终至酝酿为戊戌变法,这是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的相互关联。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论》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戊戌变法对洋务运动有哪些超越?

材料三 1895年10月,康有为离京南下,在南京会见张之洞。在得到张之洞的资助后,创办了上海强学会,并于1896年1月创办《强学报》。

——岳麓书社《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四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

——摘自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3)据材料三指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孙中山认为民族、民权两主义已经实现”的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